今年3月,拍鸟爱好者“墨竹”观测到这窝苍鹭正在衔草筑巢。
近日,在银川栖息的大批候鸟进入孵化期,它们会陆续孵化出幼鸟,在这里度过夏季,10月、11月左右再进行迁徙。这段时间,人们应当不去打扰它们,但在4月14日,有市民在中国花卉博览园(以下简称“花博园”)发现,有人用无人机拍鸟,距离最近时,无人机离鸟巢只有两米左右,惊吓得苍鹭大声鸣叫。
无人机近巢拍摄鸟儿张大嘴巴“怒吼”
发现并记录下这一不文明行为的,是银川市民、拍鸟爱好者“墨竹”。“当时我是去花博园拍苍鹭,在花博园北边靠近机场跑道的湿地里,无意中看到一架无人机靠近苍鹭的鸟巢,刚开始时无人机在空中绕圈,发现鸟巢后就飞下来,直接朝着鸟巢飞去,距离最近的时候,离鸟巢只有两米左右,而且持续拍摄了五六分钟。”时隔5天后说起此事,“墨竹”依然愤愤不平。
“墨竹”观测这一窝苍鹭已经好久了,从它们迁徙到银川,在此坐窝,之后生蛋,孵化出幼鸟,他一直都在远远观望、监测,但没想到14日当天看到这样一幕。
“墨竹”拍摄的照片中,能清楚看到无人机靠近时,苍鹭亲鸟和幼鸟一起张大了嘴巴,表示出愤怒。“墨竹”说:“当时鸟巢里的亲鸟和幼鸟发出了巨大的叫声,像极了人类生气后的怒吼。”同样愤怒的“墨竹”沿着鸟巢周围的湿地查看,想劝阻这一行为,但始终没有找到无人机拍摄者。事后,他将这张照片发到了宁夏观鸟协会的微信群,呼吁广大拍鸟爱好者以及市民朋友要文明观鸟、拍鸟,尤其在当下的候鸟孵化期,不要去打扰它们。
“墨竹”说:“孵化期的候鸟是最敏感的,如果它们受到干扰,或者感觉到危险,亲鸟很可能会弃巢。”动物都有自我保护和防御的本能,亲鸟弃巢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无人机靠近,在它们看来是周围环境危险的信号,如果它们受到频繁侵扰,亲鸟就有可能产生暂时或永久弃巢的行为。
爱鸟人士愤怒呼吁减少干扰
“墨竹”将照片发至宁夏观鸟协会的微信群后,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在花博园机场拍到有人用无人机拍摄。苍鹭母子对这种行为发出怒吼。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
他的呼吁,得到微信群内宁夏拍鸟爱好者的一致点赞支持。拍鸟爱好者“吉利相伴”说:“我们要珍惜这好的生态环境,爱护环境,保护鸟类及野生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马志宁说:“无人机拍摄,食物诱拍等行为,确实应该抵制。”“红梅报春”说:“应该将这一行为发给媒体曝光出来,呼吁市民一起抵制,呼吁文明观鸟、拍鸟。”
在“墨竹”看来,大家一致表示出的愤怒,是因为平日里亲身体会过无人机近距离拍鸟对候鸟造成的伤害。他回忆,前几年,在典农河三沙源河段,迁徙而来了几十只小天鹅,拍鸟的时候,就有人用无人机驱赶小天鹅,想要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感觉,我们当时很气愤,和无人机拍摄者吵了一架。当时拍摄之后的第三天他又去了一次,结果几十只小天鹅全部转移了,而且第二年候鸟迁徙季他们再去的时候,再也没有看到成群的小天鹅,只有两只孤零零的小天鹅。这几年随着人为干扰的减少,小天鹅才重新回归了。
还有一次,“墨竹”在贺兰山拍摄马鹿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当时我们潜伏在草丛中,通过长焦镜头远远地拍摄时,一架无人机飞来了,也是距离马鹿很近,吓得马鹿向南边狂奔,马鹿跑的时候,无人机还在加速跟拍。”“墨竹”说,当时他们找到了无人机拍摄者,劝阻了他的行为,也给他讲了拍摄野生动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告诉他要文明拍摄。
观鸟、拍鸟都需文明相伴
宁夏观鸟协会秘书长李志军也看到了这张照片,他常年从事野生鸟类的监测和保护工作,谈及此事,他说,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等拍摄器材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了拍鸟活动中,在鸟类的保护和科研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规范的使用,也给鸟类带来了伤害。
“专业的鸟类保护和研究机构在使用无人机拍鸟时会事先做好规划,包括考察鸟类的栖息地、飞行路线以及可能受到的干扰,这些因素都要事先做好规划,尽可能全面详细,而不能像照片中那样,干扰到孵化期候鸟的正常活动。”李志军说。他也呼吁,除非林业工作者专业研究的需要,普通拍鸟人不应当使用无人机拍鸟,而是应该选择长焦镜头,尽可能减少对野生鸟类的干扰。使用无人机时,最短距离应保持在50米左右,禁止用无人机追鸟、赶鸟。另外,李志军建议相关部门建立无人机拍鸟黑名单,并且定期公布。
此外,李志军介绍,无人机近距离拍摄孵化期候鸟的行为,除了可能引发亲鸟弃巢的行为外,还会对野生鸟类造成其他伤害,比如在孵化期的亲鸟忙着觅食,是很辛苦的,会消耗大量体力,这个时候人类去干扰,亲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也会影响它们后续哺育雏鸟的活动,而且如果用无人机跟拍、驱鸟,鸟儿受到惊吓后很可能慌不择路或体力不支,影响栖息繁衍。
他建议,市民和拍鸟爱好者在观鸟、拍鸟的时候,应自觉规范观鸟行为,随时保持隐密与安静,观鸟时,谨记它们需要休息与进食,不要惊吓、追逐或诱引野鸟;不进入在地面筑巢的野鸟的繁殖地,遇到孵蛋或育雏中的鸟巢,应迅速离开,不对其他人透露野鸟繁殖地点。拍鸟时,应提前做好功课,了解野生鸟类的生活习性,拍鸟人及装备应适当伪装、隐蔽,与它们保持合适距离。
“银川这些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候鸟逐年增多,作为银川人,我们以此为豪,也应该善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李志军说。 记者刘旭卓李振文 图片由拍鸟爱好者“墨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