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村级灵活运用政策、资源、资金等要素,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破除了“穷家难当”的瓶颈,为脱贫富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选优配强“领头雁”,夯实基层组织。注重发挥“两个带头人”作用,为102个村配强“领头雁”,67名致富能手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抽调153名区市县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组织全县8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级牵手共建,30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帮助村级组织和农户制定发展计划、协调发展项目。
二是用好政策“指挥棒”,增强动力活力。制定出台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鼓励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全县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310家,协调银行贷款16.7亿元,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发展活力。
三是创新谋划“金点子”,拓宽增收渠道。坚持把发展集体经济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实行“一村一策”,积极探索出“合作社+基地+农户”“ 旅游+”“ 光伏+”等创收发展路子,涌现出了二道沟土地流转、惠苑村肉驴养殖、曾记畔村互助资金等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同时,与中民投合作在全县74个贫困村建设光伏电站,自2017年开始每个贫困村集体年均稳定收入22万元。全县102个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达到83个, “空壳”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