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同心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持续加大欠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力度,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全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总体稳定可控。2017年,全县累计签订劳动合同4807份,征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708万元,农民工办理银行卡4807张,实名制管理4807人。累计受理投诉52起,涉及农民工1067人,涉及农民工工资798.76万元。其中,立案5起,涉及农民工126人,涉及工资101.2万元,已全部化解。
一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同心县始终高度重视,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年度效能目标考核内容,并在“平安建设”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县委每月召开的党政班子碰头议事会,将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列为重点议程。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农民工权益维护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先后8次研究农民工工作问题。同时建立排查台账清单、问题清单、销号清单,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狠抓落实。政府与各部门,各项目主管单位与施工企业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治欠保支工作正逐步从被动性清欠向法治化、常态化管理转变,由部门单打独斗向多部门联合治理转变。
二是完善协调机制。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制定严格措施,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开展打击转包、违法分包活动,坚决治理源头性欠薪问题。对工程建设领域发生转包的扣减其信用评分,一年内不得升级和评优,并将其行为通报全县。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县发改部门不予审批立项,财政部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按规定及时拨付财政资金。
三是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制度。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督促企业按月足额支付工资,80%以上在建工程项目实现按月足额支付工作,政府投资项目实现月足额支付工资。2017年,全县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分包企业委托总承包企业直接向农民工代发工资制度项目数占比达60%以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企业现支付监控机制,构建支付监控网络,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同时,完善企业守法诚信管理制度,建立拖欠工资企业“黑名单”制度,落实《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向社会公布了四川省华崟市南方通变电有限公司欠薪案,对失信企业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四是依法治理欠薪行为。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实行“两网化”管理。将全县1889个用人单位纳入“两网化”管理。落实“双随机”抽查和重点监督检查相结合,要求劳动监察员每年巡查企业不得少于50家,对全县11个重点项目20家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多部门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全县组成12个工作组对住建、交通、水利、国土、林业、机砖厂等领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完善并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在人社部门设立专门办公室。公安检察院各选派一名在编在职人员常驻联合办公,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建立欠薪案件快裁快审机制,对全县欠薪案件落实“三个清单”制度,司法部门对欠薪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
五是健全欠薪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了《同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完善了应急周转金制度,应急周转金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落实施工现场维权公示制度,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施工现场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禁止施工企业带资施工,全面推行过程结算;落实主管部门不得批准长期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开工新项目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