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坚持以富裕农民为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念好特、补、融“三字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在“特”上下功夫,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健全产业体系,突出抓好粮食和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特色种养“1+4”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草畜产业,加快建设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主攻中高端肉牛屠宰加工;马铃薯产业,稳定提升百万亩种植基地,主攻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冷凉蔬菜产业,主攻高端市场,建立冷链体系,建设专供基地;特色种养业,加快建设以中药材、小杂粮、胡麻、枸杞等为主的百万亩特色种植基地,主攻食品、养生保健品精深加工。强化龙头企业带动,重点实施好“5个10亿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今年每个县区至少引进2家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到2020年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个产值过10亿元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到2020年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2000家,家庭农场达到500家,专业大户发展到1300家,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着重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健全市场流通体系,补好冷链物流短板,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力争三年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6个、加盟10家全国知名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认证绿色产品40个、无公害产品200个,创中国驰名商标8个,把六盘山生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全国驰名品牌。
二是在“补”上下功夫,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加快补齐农业科技短板,重点实施“1+4”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完善固原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启动建设五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每个县区至少引进1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园区,推进特色农业高效品种、优新技术推广应用,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平台。鼓励科教企协同创新,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建设智慧农业,建立农业科技人员“名利双收”机制,扶持 “田秀才”“土专家”创办科技和经济实体,推进农业科技进企入村下田。
三是在“融”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乡村新兴产业。坚持因势利导,挖潜提升,推进现代农业与全域旅游、生态、文化等深度融合,让农业有文化说头、有景观看头、有休闲玩头,让农民有更多赚头。重点实施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科学编制规划,以“农”为景、以“特”聚客、“土”中求精,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好“农业+”“田园+”文章,以线串点打造各类主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特色生态旅游小镇等,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民宿、采摘体验、生态休闲、健康养生等特色游,使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今年重点打造西吉龙王坝、隆德新和、泾源杨岭等3个自治区级和10个市级乡村旅游试点示范村,建设10家乡村观光休闲体验基地和1000户农家乐。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养老养生、家政服务、文化体验、教育培训等新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