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对话”固原的山与河:一方水土养富一方人
时间:2020-09-30  来源:中新网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伟人毛泽东一首《清平乐·六盘山》书写出祖国壮烈山河的浓重一笔。9月29日,网络达人一行登六盘山、观茹河瀑布,走进新旗村……触摸山河的心跳,感受历史的变迁。

  登六盘山巅 赏美丽画卷

  六盘山,古称为陇山、鸡头山,地处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平均海拔超过2500米,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故而得名六盘山。
  “春赏醉美花海、夏享爽爽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品水墨画卷。”六盘山四季皆美景,帧帧如画,绵绵抚人。
  

 

  

 

  满目青翠层层铺染,石路与山体渐次递进与交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处处皆有林木相伴。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黄土高原上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森林覆盖率达72.8%,总面积6.78万公顷。物种资源丰富,脊椎动物226种,无脊椎动物3554种,高等植物1224种,被称为“西北种质资源基因库”。是黄土高原上的"绿岛“和“湿岛",享有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宁夏的后花园之美誉。
  

 

  众人的目的地为小南川,其为一个纯自然的景区,是一条长3公里的峡谷分为水路和陆路,由古树潭、相思水、桦树弯、红桦林、飞流直下、龙女出浴等诸多景点组成。恰逢秋天,整个山体五颜六色,炫彩夺目。
  景区现已形成小南川、老龙潭、梁殿峡、野荷谷、六盘山生态博物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主要景点,既充分开发了自然生态风光,又融入当地文化特色。
  2006年12月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生态旅游区。山中峡谷地貌,流泉瀑布和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在群峰环抱中绽放异彩,山光水色雄、奇、俊、秀,各有意境,现已成为体闲旅游、消夏避暑、森林探隘、科普科考的理想的场所。
  

 

  听滔滔水声 观茹河瀑布
  茹河瀑布风景区位于彭阳县城东24公里处的城阳乡杨坪村,流经宁夏彭阳县和甘肃镇原县,在镇原县交口河镇与浦江汇合,然后进入泾河,流向大海,全长171公里,流域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宁夏占15平方公里。
  

 

  “如茹水洪洪绕彭城,大小河源分浊清。龟石浮波随上下,虹桥湍濑占阴晴。旋乾水磨团团转,带雨浓花滚滚惊。”这是民国地方诗人高天光对茹河的生动描述。茹河瀑布宽26米,相距9米,气势宏伟,景致壮观,属于地壳变化和河床运动自然形成的瀑布。随着时间的推移,雕刻出来的自然神性纵横交错的岩层和蜿蜒的峡谷。
  

 

  夏天,飞瀑宛若锦缎挂于层岩断壁之上,玉碎琼溅,云翻雾飞。冬天,冰瀑如玉雕,晶莹剔透,成为黄土高原奇特美景。
  

 

  聚焦乡村振兴 打造富美新旗村
  山前有村,村外有山。沿着山路,我们走进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干净的水泥路,漂亮整齐的房屋,袅袅炊烟,阵阵花香。这个静谧而又惬意的村庄映入众人的眼帘,打破了大家对西海固贫穷落后的固有印象。
  新旗村处在六盘山脚下,位于兴盛乡以西3公里处,面积7.2km2,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43户948人,是个移民村。曾经的建档立卡户48户212人,现已全部脱贫。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50元。
  

 

  近年来,该村秉持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走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的发展道路。
  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在瞄准市场、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建设“出院入园”肉牛集中养殖远去1处,荒山造林采购苗木4万余株,苗木年外销50万株以上。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招商引资建设新旗滑雪场,逐步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特色农家乐4户,开展旅游服务培训2期90人。围绕冰雪小镇牵引项目,发展“四季旅游”,种植芍药、牡丹等观赏花卉60余万株,全村产业结构逐步向更有市场前景的旅游业转变。
  

 

  为了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新旗村按照“干净、整洁、规范”要求,实施“三改一整”和“123”工程,将核心价值观、民俗文化元素等内容融入村道美化建设中,打造现代示范民居80户,建成“幸福大院”95个,“两园”118户,搭建菜棚108户,改厕130户,改厨120户,群众享受到了城市社区一样的生活环境。实现群众生活现代化、村庄建设公园化,既增了“颜值”,又添了“内涵”。
  

 

  聚焦村风文明,治理手段更优。对标五个振兴,新旗村建立了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建成积分兑换爱心公益超市,成立了积分评比和监督管理两支队伍,用行为换积分,以积分换实物,通过小积分促民风,充分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
  如今的焕然一新的新旗村将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然美景在村中、特色产业带民富,精神物质双丰收。
  

 

  绿水青山种出“金”苹果
  “以前种地,收入只能满足温饱,供不起孩子读书,如今在苹果园干活,每个月能赚两千元左右,日子越过越好了……”正在修剪树枝的王兰边干活边笑着说。
  红河镇“一棵树”苹果试验示范园位于彭阳县红河镇以东8公里。2017年秋季以来,彭阳县立足境内光、热、水土资源优势,抢抓市委、政府实施“四个一”林草产业发展机遇,找准林果产业发展定位,新建苹果引种试验园区,积极探索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路子,加快实现生态与经济、山绿与民富双赢。
  

 

  建园以来,彭阳县立足自然优势,选对适宜树种。充分利用红河群众栽植苹果的传统经验,依托红河村气候、土壤和灌溉等便利条件,引进新优果树品种,探索种植新模式,以现代化管理模式为保障,致力于彭阳苹果全产业链的构建。
  

 

  同时,引进宁夏东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推动林果、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并为附近村民提供稳定性岗位,切实为当地群众提供财产性、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带动全村80户农户实现展致富,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固原的山水不仅美了固原,也富了固原。 记者 胡耀荣
编辑:徐兴玲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宁夏10家企业获“自治区绿色工厂
  •  工业企业转型发展 提质降本增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腾格里夜晚最亮的“星”
    腾格里夜晚最亮的“星”
    宁夏与阿里巴巴携手打造原产地枸杞专属IP
    宁夏与阿里巴巴携手打造原产地枸
    宁夏人物
  •  李石珍:做好小事可以成就大事
  •  退役军人李军:创业路上一抹橄榄
  •  二十年的乡村老教师雅玉军 见
  •  疏通“城市血脉”的“地下工作者
  •  心怀感恩 向远方进发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