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然而,在永宁县闽宁镇,拔出的萝卜却带出了“真金白银”。
6月30日凌晨5点,在闽宁镇园艺村新建的白萝卜冷链物流基地,几辆物流车已经等候多时。成千上万个从地里新鲜拔出的白胖萝卜,经过清洗、分拣、包装、预冷后直奔车厢,将在30个小时后登上广州市民的餐桌。
“除了广州,还发往西安、北京、杭州、上海、贵州等市场,今年我们还拿到了日本和韩国的订单。”这是福建宏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克海,在闽宁镇种植白玉萝卜的第三个年头。从最初的369亩,到如今4100亩种植基地,李克海在当地已经发展了黄羊滩、玉海村和园艺村三大白萝卜种植基地。
“一亩地两季可以产出10吨白萝卜,一斤的价格最低在一块钱。”李克海告诉记者,从闽宁镇走出的白萝卜,之所以能畅销全国,得益于极为严苛的挑选标准。在另一边的流水操作台上,十几个女工排成一列,麻利地从流水线上,挑选洗净后的白萝卜装入袋中。畸形的不要、不笔直的不要、有裂口的不要,太大的不要、太小的也不要.....每一个从闽宁镇销往全国的白萝卜,口径都得在7至8公分,长度在25至28公分之间。
李克海是福建企业家,有着20多年白萝卜种植经验的他,是当之无愧的“萝卜大王”。然而,2018年他却选择离开环境优渥的南方,来到闽宁镇这片“干沙滩”上种萝卜。“作为福建人,我也要响应咱们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号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闽宁镇背靠贺兰山,都是沙质土壤,传统作物难以在这里生长,移民的不少土地都因此闲置着。然而,这在李克海眼里,却成为了白萝卜得天独厚的“温床”。
“这里靠近贺兰山,没有污染、且矿物质丰富,再加上沙质土壤,非常适合白萝卜生长。”依托着这些天然条件,李克海基地里种植出的白萝卜每一个都在1.5斤左右,口感清甜且干脆,可以说在全国白萝卜里都是精品。“我们的萝卜不发苦,不生涩,生吃口感清甜,包括西安、广州、北京的海底捞门店,都使用的咱们闽宁镇产出的白萝卜。”李克海说道。
普通的白萝卜,在闽宁镇变成了致富的“金萝卜”,源源不断走向全国市场的同时,也给当地移民百姓带回了“真金白银”。今年47岁的马秀女,是园艺村2组村民。过去,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学,马秀女在葡萄园当采摘工,或外出搞绿化,不仅离家远,收入也不稳定。今年,园艺村引入了白萝卜种植,马秀女将家里的10亩地流转给企业,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分拣工。“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能收入3000块钱。”马秀女笑着说道,加上土地流转费,如今自己打一份工有两份收入。
沙土地源源不断拔出的“金疙瘩”,甚至引来了大学生归巢。“现在负责公司财务,以及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今年25岁的王倩是园艺村走出的一名大学生。2017年毕业的她,在银川工作了几年后,在今年选择回到家乡的小村庄。“闽宁镇养育了我,送我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如今我学有所成了,村上又引来了这么好的企业,我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一起建设我的家乡。”王倩说道。
在闽宁镇,如今有400多个村民依靠白萝卜产业脱贫致富。李克海今年计划再增加2条生产线,同时发展深加工,把白萝卜制成萝卜干、萝卜泡菜等食品,让闽宁镇白萝卜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