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东园镇赵桥村大棚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大棚一座接着一座,十分壮观;大棚内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忙碌着,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我家这1座大棚种的草莓西红柿,现在正是成熟上市的高峰期,一天能采摘300斤,采摘时间持续到6月份结束。”赵桥村草莓西红柿种植户蔡进平一边忙着给草莓西红柿整枝,一边告诉记者:“大棚蔬菜不受季节限制,这茬草莓西红柿种完后,还能接着种草莓,一年下来一座大棚能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赵桥村是沙坡头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发展蔬菜大棚已有17年。全村有468户1964口人,40%以上的农户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和销售。大棚蔬菜成为当地的“菜篮子”,主要供应中卫四季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怀远早市等。目前,赵桥村共发展蔬菜大棚278座,种植面积达750余亩。
为大力发展蔬菜大棚,拓宽农户增收渠道,赵桥村“两委”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农户流转土地,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村里修建大棚不仅有助农资金扶持,沙坡头区还派技术员到大棚里指导,镇上不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免费为村民培训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沙坡头区东园镇赵桥村村委会副主任徐惠芳介绍说,目前村里共有合作社5家,涵盖了全村蔬菜种植户,每天都有长期合作的菜商上门收购蔬菜,村民不出村就能卖个好价格。
看到大棚蔬菜种植比普通农作物经济效益高,赵桥村不少村民纷纷加入到大棚蔬菜种植阵营。经过多年发展,该村大棚蔬菜种植品种不断丰富,而且形成了连片规模化种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今年45岁的田玉莲就是村里大棚蔬菜规模化种植的一员。2008年,在赵桥村“两委”的帮助下,田玉莲先后投资15万余元承包20多亩土地建设蔬菜大棚。“现在我们大棚里种的都是茄子,一天能销售1000斤左右,一年利润大概有10万元。”田玉莲告诉记者。
赵桥村大棚蔬菜种植不仅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我上了年纪,干不了重活,平时跟着剪秧、采摘、装筐,一天能挣120元,也不累,挺好的。”正在茄子大棚内剪秧的赵桥村村民黄秀兰说。
赵桥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只是东园镇大力发展“大棚经济”的一个缩影。
目前,东园镇共有各类大棚1044座,主要种植西红柿、草莓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和草莓等水果,蔬菜大棚也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东园镇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为目标,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果蔬大棚,从产业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促进果蔬产业向特色化发展,一座座大棚描绘了产业振兴的新图景,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全媒体记者 徐玫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