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宁夏人物
点点心灯绽芳华
时间:2024-03-18  来源:宁夏日报
 
1.jpg
银川科技学院学生进社区为学生辅导功课。 (银川科技学院提供)
2.jpg
 银川科技学院学生和残疾儿童做游戏。 (银川科技学院提供)
3.jpg
梁祺和同学们在马拉松比赛期间做志愿服务。 (银川科技学院提供)
4.jpg
赵安琪(左)和薛顺霞(右)在打扫卫生。
5.jpg
胡建平给学生辅导写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闵良摄)
编者按

  今年61岁的胡建平,39年前因为交通事故受伤导致高位截瘫,妻子改嫁,他的生活似乎被关上了所有的门窗。然而,一支笔,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乐观要强的性格,最终将胡建平残疾的身体拉出了苦难的泥潭。在绝望时,读书和写作就像是一缕缕温暖的光束,慢慢让他枯槁沉寂的世界恢复生机。2023年9月,胡建平和来自银川科技学院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又开始了一场双向奔赴:你帮我打扫卫生,我辅导你写作,这让胡建平心境通透澄澈,也让学生们倍感温暖。

  节日的盼望
  2月24日,元宵节。望着烟花如鲜花般朵朵盛开的夜空,胡建平的心情突然空落落的。他摘下帽子摸了摸头,环顾四周,然后掉转“专车”车头,小心翼翼地经过几个又跳又叫的孩子身边。
  孩子们高喊:“胡爷爷,烟花还没放完,你不看啦?”胡建平指着一个孩子敞开的棉衣说:“把衣服扣好再玩,院子里冷。”然后,他双手摇动着“专车”,沿着弯弯曲曲的步行道,从阳台位置进入家门。
  61岁的胡建平是银川市西夏区盈北社区居民,年轻时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终生与轮椅为伴。
  胡建平住在一楼,窗外便是小区的步行道,为了方便轮椅进出,他把原来的阳台改装成两扇玻璃门。
  他把玻璃门上的链锁抽下来,看了一眼在风中飘荡的春联,无力感涌上心头:坐在轮椅上的他只够得着春联的最下端。
  100平方米的屋子里没有沙发,因为他下了床就坐轮椅。没有门,因为门会挡住轮椅。最显眼的要数床边的电视机和摞了半堵墙高的报刊杂志——那是胡建平的精神依托。
  胡建平心情落寞的原因,是他不太确定新的一年,银川科技学院的大学生会不会再来家里做志愿服务。通过微信聊天得知,“新学期同学们有新任务,来不了”。
  去年,银川科技学院的学生们每周三下午来胡建平家,帮着整理家务。学生们收拾完屋子后,胡建平给他们讲讲文学创作,指导他们给《宁夏日报》等报纸投稿。作品每发表一篇,胡建平都会第一时间转发给他们,给他们存样报。绽放的心灯让爱心实现双向奔赴,更让胡建平幸福感爆棚。
  “来不了,我也没办法。以后就只能在微信上指导啦。”胡建平自言自语,然后打开电视看元宵晚会。
  与此同时,两公里外的银川科技学院,来自海原县的勉梅问来自青海省海东市的薛顺霞:“今年还去胡叔家做志愿服务吗?”
  残疾十年突然醒悟
  胡建平笔名“古月”,在银川写作圈子小有名气,《宁夏日报》《新消息报》等报刊都刊登过他的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最辉煌时一年发表了55篇。
  如果不是车祸,胡建平也许不会走上创作之路。
  胡建平原来生活在农村,1985年,拖拉机侧翻导致22岁的他高位截瘫,妻子改嫁。在悲愤和痛苦中挣扎10年之后,他悟透了一个道理:既然要活着,就必须要有尊严,必须自食其力,必须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
  他开始在自食其力的道路上奔忙,觉得写作或许可以帮助他重新“站起来”。当时还没有互联网,写作靠笔,他也不认识任何一位报纸编辑。但他知道宁夏日报社和银川晚报社都在兴庆区的羊肉街口,便独自一人摇着轮椅出发了。那段路异常艰苦,中途有数不清的坡坡坎坎,早晨出发,下午下班后才到达。因为是夏天,他在街上睡了一晚,第二天才见到编辑。他先后又去《朔方》和《黄河文学》编辑部。此行受益匪浅:除了要到样报样刊外,还让编辑们给他的作品会诊。人生创作的第一扇大门就此打开。
  第二扇大门是摩的载客。发表作品越来越多的胡建平引起了社会关注,银川市原郊区银新乡政府特批给他一辆燃油三轮摩的,方便他出行。有了这件利器,胡建平送稿就方便了,还顺便干起了摩的拉客生意。“从宁光电工厂拉到西花园,一人一块钱。拉到老火车站,一人两块钱,两人三块钱。”回忆起这些往事,胡建平颇感自豪。
  后来,胡建平家被拆迁,住进了现在的盈北社区。2008年至2017年,社区给他申请了公益岗,负责残疾人工作。80岁的老人让他跑腿去药店买药,双腿截肢的邻居请他拉着去同心路办手续,还有残友请他把米面油送过去……心中有盏明灯,做事无畏前行。胡建平的热心获得了回报。冬天有人给他送羊肉汤,夏天有人给他送西瓜,甚至有人主动上门给他拆洗被套。
  爱心的双向奔赴
  2月28日下午2时30分,胡建平听到了敲门声,他摇着轮椅去开门,发现门外站着的是杨嘉乐和赵安琪。他们是银川科技学院羽翼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而他指导过的、喜欢写作的学生一个都没来。
  杨嘉乐解释说:“胡叔,新学期刚开始嘛,我们来进行家访,看看你还需不需要志愿服务?”
  胡建平如释重负,忙不迭地说:“需要需要,当然需要,永远需要。”
  因为这个机会来之不易。2023年9月,胡建平到残友李洪堂家里聊天,杨嘉乐他们刚好在李洪堂家做志愿服务。胡建平立即申请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队又与社区核实,最终才把胡建平列为志愿服务对象。
  下午2时45分,他指导过的、喜欢写作的学生终于来了。
  来自山西省大同市的张昱含和来自中卫市海原县的勉梅负责打扫厨房,来自青海省海东市的薛顺霞负责擦洗玻璃门,来自河南省南阳市的刘佳妮负责清扫地面。她们当中,薛顺霞是最早来胡建平家的。发黄的旧报纸、用软铁丝穿起来的剪贴本都让她感觉“很惊艳”。“他教我要书写美好,不要抱怨,感觉他心里始终有盏温暖的灯。”短短5个月,经胡建平修改,薛顺霞已公开发表了6篇作品,“胡叔真是好厉害啊。”
  薛顺霞的“出圈儿”,迅速引起了同学们关注,胡建平的“粉丝圈”迅速扩大。
  张昱含拿着自己创作的现代诗来了,胡建平说不太懂,建议她写写散文。于是,张昱含开始写散文。去年冬至当天,她的作品发表了。放寒假回家后,她又请教胡建平写什么?胡建平说你写写家乡与众不同的年俗吧。今年2月8日,张昱含的《暖暖的年味》见诸报端。刘佳妮来了,去年11月中旬,她的《小雪冬韵》也发表了。“因为有文学梦嘛,胡叔有实战经验。”紧跟着,陕西靖边县的高洁来了……在胡建平的倾力帮助下,学生们都有作品发表。胡建平的影响不局限于银川科技学院,远在西南大学就读的王冉学也加了胡建平的微信,求指导。
  一个小时后,学生们做完志愿服务,围坐在胡建平身边。“要生动、朴实、细腻;要写自己家乡独有的风情;惊蛰节要这样写……”“这篇作品抒情太多,起码要拿掉三分之一,随笔以叙事为主,要占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这篇作品叙事不够具体,对耍社火的场景描写得不够仔细,根本原因是观察不够仔细,现在多方便呀,用手机拍下来,写文章时再细细回看……”
  胡建平不光指导,还要负责推荐学生作品。“我改好后推荐给编辑,发表后对他们是鼓励,对我也是莫大的安慰。我手中还有他们写的5篇作品,投了好几家都还没刊发出来。”胡建平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志愿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下午5时,薛顺霞她们走进学校大门。更多的同学也从四面八方回到了学校。每周三下午是银川科技学院的志愿服务日,大量学生迈出校门,分散到银川市的各个角落从事志愿服务。
  传媒学院的李泽涛来自河北唐山,他刚从宁红老年公寓回来。去老年公寓需要倒两趟公交车,下车后还要步行好几百米。服务内容包括给老人整理内务,陪聊天或者下象棋。“我从小就爱下象棋,但始终下不过那位爷爷。”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李泽涛觉得很“没面子”,但那种失败很幸福,因为老人找到了精神依托,李泽涛感觉自己是在陪伴千里之外的爷爷。
  教师教育学院的贾苏伟,来自河北保定。他是环保志愿者,刚从同安苑社区回来。服务内容是发放环保宣传册和宣讲,帮助清扫落叶、捡拾过年的鞭炮残留物,擦除走廊和椅子上的灰尘等。这样的经历让他改变很多,“以前眼中无活,在家不知道做啥。现在回家不会闲着。”
  财经学院的张浩洋,来自盐池县。他服务于文萃北社区的农村。城里长大的他没干过农活,志愿服务时不知轻重地徒手帮村民脱玉米粒,结果手红肿了好几天,平生第一次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他和伙伴们查看了10多家村民的取暖炉子,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教师教育学院的王博文是位宁夏姑娘。去年下半年,她在线上给青海同仁市二小一年级学生上了一学期《健康与安全》课,每周四下午4时到5时上课。“我可以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同学们也可以现场提问。”大三的她想从教,但没想到第一批学生竟然在青海。上学期,她所在的团队为青海学生上了4门课。
  信息工程学院的梁祺,来自陕西延安。他还没有迎来自己的强项,只好跟着其他同学去了社区。他的强项是大型赛会志愿服务。2023年5月,银川举行马拉松赛,梁祺是志愿者之一。那次比赛,银川科技学院派出了240名志愿者,主要负责赛道引导和医疗救助。当天凌晨4时,梁祺和同学们就站在操场里等候了,5时到达指定位置,一直服务到11时30分。“我在12.5公里处,很多人跑到这里时已经精疲力尽。听到我们的助威声,他们精神为之一振。”去年,梁祺还报名参加了西安大唐不夜城和大唐芙蓉园的志愿服务,引导观众,防止发生混乱或踩踏。
  银川科技学院2万多名学生都是注册志愿者,除了献血、赛会、环保、辅导功课、敬老助残、禁毒宣传等常规项目外,学校还会根据社会需求设立新的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5月,针对大学生当“卡农”、市民屡屡遭遇电信诈骗,银川科技学院迅速成立了反诈志愿服务队,调派300名学生与警方合作,上街入户揭露电诈分子的骗人把戏。
  在宁夏,除了大学校园,全社会处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据统计,宁夏注册志愿者已达58万人。他们常年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智慧,挥洒汗水。
记者手记
  心灯通明 无畏前行
  今年3月5日起,银川科技学院启动“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活动名称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志愿服务的内涵和价值取向,那就是既要参观学习,也要付出实际行动。根本落脚点还是在“我行动”上。胡建平和大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就体现了“我行动”这个主题。高位截瘫的胡建平完全可以在志愿服务结束时说声“谢谢”,然后把学生送出家门了事。但他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来回报学生。显然,他做到了。在学生眼中,他已不再是一个被标签化的残障人士,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心灯长明,让胡建平心境通透澄澈,也让学生们倍感温暖。
  这盏灯就是志愿服务,就是爱心。它是目标,能指引前行的道路。它是光束,能温暖每个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它能帮助弱者无畏前行,能帮助强者更加强大,能让无趣的人生变得更加温暖。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闵良)

 

编辑:张瑶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赤狐:雪山中的“一把火”
    赤狐:雪山中的“一把火”
    银川迎来红嘴鸥
    银川迎来红嘴鸥
    宁夏人物
  •  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宁夏医
  •  【身边的感动】宁夏3名志愿者捐出
  •  点点心灯绽芳华
  •  耄耋老人义务送报二十载
  •  心向往之勇前行 有所不畏有所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