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桥桃子、八渠村大青葡萄、烽火村北京七号蜜桃、永宁冬枣、先锋村麒麟西瓜......金秋时节,永宁县的乡村田野上,飘香瓜果映出了一年的好“丰”景,幸福的滋味也溢满了农户们的心。
“2019年我开始种葡萄,今年八月底巨玫瑰葡萄就上市了,还有阳光玫瑰九月中下旬也能上市。”眼下,正是葡萄的收获季节。在永宁县杨和镇旺全村,种植户潘生林看着自家100多亩的葡萄园,不禁喜上眉梢。一排排葡萄架下,绿油油的藤叶下,挂满了一串串饱满油亮、晶莹剔透的葡萄,成熟的果实让潘生林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在永宁县杨和镇旺全村,和潘生林一样的葡萄种植户还有很多,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葡萄设施温棚成为了村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10年,旺全村紧盯葡萄产业,从刚开始几栋设施温棚,到阴阳棚推广,发展到如今647栋设施温棚和548亩露地鲜食葡萄的产业集群,葡萄品种由起初的维多利亚、新华一号2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阳光玫瑰、巨玫瑰等6个品种,仅葡萄种植面积就占全村种植面积的45%。一串串葡萄不仅成为村上的“大产业”,也成了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在永宁县胜利乡,争相上市的金沙优质水果,让当地的村民们乐享经果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我们村,如今家家户户都发展经果林。”烽火村党支部书记张旺强告诉记者,烽火村所处的位置,就是过去的征沙地区。这里紧邻征沙渠,沙质土壤,透气性好,再加上昼夜温差大,适合糖分的积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南海北的人自发移民到这里,战胜了艰苦恶劣的环境,在沙土地上发展经果林种植。从每年5月开始,一直到10月,源源不断的新鲜瓜果梨桃从这里走向市场,也为当地农户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
“我种桃子已经20多年来,特别是‘北京七号’现在非常受欢迎,一斤售价6、7块钱,每天我要卖300多斤。”张天科告诉记者,自打进入了收获时节,自己每天都是地里、路上、市场“三点一线”,日子虽然辛苦忙碌,但是收获满满。“这几年,我家新修了房子,还买了汽车。”张天科笑着说道,如今在烽火村,家家户户少则一辆车,多则两三辆,还有人在市区买了楼房,这都是发展经果林产业带来好日子。
在永宁县望洪镇,“永宁冬枣”更是赶在了8月中旬就抢先上市,走向了海南、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咱们永宁冬枣采用有机土壤种植、再加上昼夜温差大,果实皮薄水大、红润甘甜,吃起来甜脆。”永宁县新鲜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立忠告诉记者,目前望洪镇“永宁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里,冬枣种植面积将近120亩,共70栋温棚。经几年的技木改良和本土驯化,永宁冬枣终于实现了8月份上市的目标,比同期露地栽培水果提前了60天,反季上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一颗枣带动一个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动能。
除了葡萄、冬枣、蜜桃,在先锋村的千亩麒麟西瓜园、园林村的秦王桃、西梅果园,农户们也正忙着采摘、忙着收获。近年来,永宁县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推进“一村一品”,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规模化特色林果种植,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今,一派丰收好景象铺就了当地农户的“甜蜜事业”。 记者 孙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