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村民都知道移风易俗,对大操大办进行正确引导,用身边故事打动身边群众……近年来,惠农区礼和乡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工作,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里。
“红事白事我们摆多少桌?随礼随多少钱?今天就商量商量,定个标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在党员代表会上,礼和乡各个行政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同商讨结婚彩礼、红白宴席的操办规模和随礼标准。礼和乡7个行政村的村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应运而生,进一步规范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姨,开下门,今天来你家给你讲讲啥是移风易俗。”在宣传移风易俗的过程中,礼和乡开展了移风易俗“过筛子”活动和“进组入户”宣传活动,对全乡2455户6776名群众进行了入户宣传。同时,开展的还有“移风易俗赶大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利用群众赶集日深入集市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在红礼街、各行政村主要干道,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等宣传栏。在银河湾,还打造了一个120余米的文化宣传长廊。礼和乡通过召开乡村干部大会、开展主题党日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
“我的女儿都随我,都是悉心照顾婆婆的好儿媳。”拥有自治区“百孝之星”“最美惠农人”等多项荣誉的张金芳说,她家3个女儿出嫁时,没收一分钱的彩礼,并且女儿传承好家风,在各自的家庭中孝顺公婆。这种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打动了礼和乡越来越多的群众。礼和乡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礼和人”“道德模范”等选树学习宣传活动,推选“移风易俗”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典型60余人(户),并对他们进行表彰,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礼和乡的道德讲堂上,辖区移风易俗典型事迹都是必讲内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充分发挥了在移风易俗中“排头兵”作用,让乡风民风真正美起来。2020年,礼和乡银河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这项国家荣誉正是对礼和乡移风易俗工作的最好标榜。记者行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