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似樱桃,却蕴含大能量;他植株低矮,却全身是宝;他其貌不扬,含钙量却在水果中数一数二,他就是农民手中的致富法宝——钙果。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从惠农区庙台乡通丰村村委会向不远处望去,片片钙果叶绿果红。眼下正值钙果成熟的季节,一串串钙果,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颗颗红色的宝石,熠熠生辉。摘下一颗放入口中,顿觉甘洌香甜,汁水四溢,十分清爽。这一个个红色的小果子正成为通丰村新的“财富密码”。
捧起一串红彤彤的果实,通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哈立新的脸上绽放出笑容,他说:“乍一看,它好像和绿化苗木一样,其实是一种新型水果,学名叫钙果,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谈起通丰村与钙果的“相遇”,哈立新说,自己的战友在山西省种植钙果,2018年去考察时,这种形似樱桃、味似李子的水果一下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一番调查后,哈立新了解到,钙果是集绿化、美化、香化、彩化环境于一体的理想植物,可春观花、夏赏叶、秋品果,赏食两宜。钙铁含量高,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同时,钙果还能加工成果酒、果茶、果奶、果脯、果汁、果醋等休闲食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回村后,哈立新和村“两委”班子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是否引进钙果。
“咱们没见过也没有听过这种水果,它有多么好都是听别人说的,还是稳妥点好。”
“是啊,万一种植失败了怎么办?”会上,不少村民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但哈立新有自己的看法。“想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就要转变种植思路和方法。这些年咱们村虽说发展得不错,但村集体闲置土地荒着太可惜了,钙果耐寒、耐旱,管理简单、养护成本低,抗病能力强,咱们不如尝试种一下。”哈立新说。
说干就干,通丰村利用村集体闲置的12亩土地搞起了钙果试验田,并从外地请来了种植专家,手把手地教村民怎样种植、育苗、施药。
“我们从山西买来钙果苗,一棵苗4.5元,一亩地可以种植420棵,第一年主要是种植,第二年开始挂果,挂果周期短,第三年就可以进入盛果期了。”哈立新说。种植之初,通丰村与当地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由其负责对村里的钙果统一收购。
经过3年种植,今年12亩钙果到了丰产期,一片片钙果红遍了通丰村。村民忙着采摘、售卖,一笔笔收入入账,大家不仅收获了劳动的果实,更赚到了“真金白银”。
“钙果地日常需要人工进行除草、除虫、施农家肥、修枝、摘果等,一些年龄偏大的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去年一年我们支付村民用工工资3万余元。”哈立新说。
钙果种植让乡亲们开了眼界,也为通丰村带来了产业新气象。言谈中,哈立新对钙果的发展前景充满自信,对村集体收入更是难掩喜悦之情。他动情地说:“钙果很适宜在咱们这的盐碱地种植,去年果子结得少,收入在3万元左右,今年果子多,除了游客采摘和收购,我们打算跟当地一家酒厂签订2000瓶钙果酒订单,总收入能达到20万元,等到盛果期每亩产量大约在300公斤,收入更是可观。”
产业带好头,农民有劲头。钙果虽小,但在市场上却十分紧俏,成为通丰村名副其实的致富“金豆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我们打算对钙果进行深加工,形成集旅游、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通丰村第一书记李超说。
秋风拂过村庄,金色田野收获丰收。红彤彤的钙果,包在翠绿“外衣”里的玉米,都已经进入收获期,点缀在村落间,让这里分外热闹。记者李薇狄彦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