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村经济合作社的养殖场,村民李玉鹏正在给羊喂饲草。
近日,在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村新建的广场上,伴着欢快的音乐声,村民苏月霞和老姐妹们高兴地跳起了广场舞。
汪家塬村是同心县最偏远的一个乡村,距县城百十公里。因为地处罗山区域,进村要往山上爬,碰上雪天,车子直打滑。一个旱塬小山村,村民从靠天吃饭到早饭后跳起广场舞,村民们的喜悦心情从哪里来?
趁着中场休息的时间,苏月霞告诉了我们原因。她说:“我儿子在外开推土机,一个月能挣8000元。我在家里养了100多只兔子,收入也挺好。村子里办起了养殖场、搭建了温棚,大家的收入都越来越好,日子好了,才有心情跳舞。”
这样的变化,源自该村的产业发展。
在该村经济合作社的养殖场,一只只黑头白身的杜泊羊正在悠闲地吃食。饲养员李玉鹏忙着打扫羊圈、给羊儿添水喂食。我们一靠近,羊儿们就抬头叫得更欢了。在养殖场查看羊只饲喂情况的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坤说:“杜泊羊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肉用羊,出肉率、肉质、产羔率等方面都很优秀,经济效益可观,村里有102户村民发展杜泊羊养殖产业。目前,存栏杜泊羊438只、羊羔300只,销售额达27万元,已兑付全乡未脱贫户人口产业扶持收益分红26万元。”
当日户外寒风凛冽,在距离村部不远处,两栋日光温棚异常显眼。张坤说:“开春后,我们就会栽种韭菜、油菜等蔬菜,自产自销。近年来,我们村通过发展养殖业和设施温棚,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解决了剩余劳动力,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同时,我们也修建了新村部、文化大院等,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
眼下,在建的银昆高速公路从张家塬乡穿境而过,就近还将设有服务区和高速公路出口。建成通车后,把汪家塬等多个旱塬山村接入全国高速路网。高速公路开通后,汪家塬村的新兴产业就会迎来更大的市场,发展步伐会更加铿锵有力。
脱贫攻坚成果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发展产业。张家塬乡严守耕地红线,夯实产业之基。该乡副书记穆辉说:“去年,我们乡坚持‘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不断夯实全面小康社会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化兴县、依法治县’总思路,聚焦‘四权改革’、聚力‘四大提升’,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记者 丁宝萍 金方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