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记者从银川市工信局获悉,连日来,市工信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组成检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4天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老年代步车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三区范围内销售、维修点进行了整治规范,集中行动取得了阶段性预期成效。
按照《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老年代步车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检查组对三区范围内低速电动车市场突出问题进行联合督导检查,综合治理。检查组邀请自治区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的专家参加,两级联合执法机制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多人,对兴庆区建发电动车市场、商都电动车摩托车市场、丽景街集中销售区,金凤区银川海关周边、天成市场周边,西夏区同心街、怀远路集中销售区及三区其他零散销售点所有经营单位进行了督查整治,共检查各类经营户127家,涉及品牌40余个。检查突出了边查边改边教育的原则,开展了低速电动车市场突出问题宣传教育。
“此次整治我们核查了85家经营户,对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4家无法提供5辆电动车车辆一致性证书的经营户现场责令停止销售,限期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并将根据情况进一步调查处理;规范了产品溯源资料,检查了50多家经营户的进销货票据和台账,提出整改意见8家,杜绝非法渠道销售,并规范了销售、维修领域非法改装行为。”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检查组累计对22家经营户的62批次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抽样检验,对金凤区1家经营户违法加装大容量电池行为采取强制措施,查扣“赛鸽”牌电动自行车1辆,达到了“宣传教育一批、查处打击一批、规范整治一片”的预期目的。
据悉,今后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将建立长期联合执法机制,互相通报监管信息,倒逼经营单位主责落地,同时强化宣传引导,推进社会共治,及时宣传国家的新标准,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持续打击,做好警示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不主动改装车辆,形成共治氛围。 (记者 鲍淑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