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贺兰县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视野,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30项“一事一次办”改革服务,实现90%以上服务事项“网上办”,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体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最大限度实现持照即可经营、拿地即可开工。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构建县乡村三级数字供销运营网络。
加快推进“1+4”改革。抓好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因地制宜推进“空心房”“空心村”整治,完成通义村、北庙村等5个试点村改革任务。顺利推动首批2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完成入市交易,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完成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确权,推动水资源市场化交易。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建立排污权许可确权、市场交易等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山林地确权登记,建立市场交易体系和市场化植绿增绿新机制。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主动对接陆海新通道和“几字型”“十字型”黄河流域现代交通网络建设。紧密对接银川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河东国际机场一类口岸、公铁物流港中欧班列等开放平台,加快连通包银高铁沙湖站对外交通干道。强化招商引资“生命线”,建好用好贺兰招商引资平台和投资地图,完善产业链图谱,加大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力度,力促年产1000台微风风电设备制造基地、九三零农牧蛋品深加工等项目落地。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大水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持续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新增贷款超过20亿元以上。倾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与企业家常态化定期沟通机制,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大力营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尊重企业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