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银川市公安局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公安部和自治区公安厅的指导下,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全局“一号工程”,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银川市连续3年入围全国最安全城市30强。
实施“智慧警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更具“活力”
银川公安成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联合实验室,做大做强数据池、技术芯和服务网,联合中电科等国内科企组建“联合技术总体”,汇聚全警种需求形成“联合使用总体”,构建上下互动、全警参与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模式。目前完成公安部重点科研课题1项,研发原型系统22个、数据分析模型328个、技战法模型114个,推出“凤城警眼”“智控平台”“模型工厂”“清风捕手”等一批创新应用,助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具内涵深度。
同时,银川公安情报指挥中心扎实推进“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化体系建设,创新研发应用集数据全面整合、资源一图展现、现场可视指挥、预案一键调取等功能为一体的情报指挥实战警务平台,实现智能化110工作平台和移动终端数据深度融合、前后方一体化运作,通过智慧街面巡防系统指导重点场所巡防保卫,为一线民警提供全方位支撑。贯通110与12345非警务警情处置平台,联动应急、市政、气象、水务等部门会商研判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打通公安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实施“强基警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更具“内涵”
银川公安紧密围绕“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推动全市城区派出所运行“一室两队”机制,农村派出所实行“一警多能”模式,努力实现“智慧防控”和“智慧警务”,力争把派出所打造成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载体之一。
玉皇阁北街派出所在全市率先开展“一室两队”警务机制改革,成立“中枢大脑”综合指挥室、“铁脚板”社区警务队、“硬手腕”案件办理队,将全所50%的警力充实进社区队,30%的警力优先选进案件办理队,把“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建设工作落实落地。综合指挥室作为“最强大脑”,拥有综合指挥调度、情报分析研判、视频巡逻防控、案件视频侦查、规范执法监督、警情案件回访“六大职能”,整合接入雪亮工程城市高清监控900路,接入社会资源监控2468路,实现老旧小区监控覆盖率100%、背街小巷监控覆盖率100%。采取远端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将辖区6个警格与行政区划的48个网格深度融合,创新矛盾纠纷分级分色管理机制,让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去年以来接报警同比下降7.5%,矛盾纠纷化解率100%,连续七年未发生两抢案件,2021年荣膺全国“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实施“民意警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更有“温度”
银川公安始终坚持“智慧引领、数据赋能”理念,建成标准化智慧安防小区1003个、改造老旧小区468个,全市入室盗窃等可防性案件发案连续三年同比下降超过10%。
金凤区枫林湾“智慧安防小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亮点之一。小区实行人车分流,6个人员出入口均安装人脸识别设备,4个车辆进出口均安装车辆识别系统,每户安装24小时烟感报警、红外幕帘探测报警、单元门防侵入报警和室内紧急一键式报警等多种智能感知报警系统。针对独居老人,物业部门录入老人姓名、年龄、住址和子女电话,当老人求助时,只需按下“一键通”红色按钮,物业人员可直接上门服务。小区外围设有电子围栏报警装置,栅栏装有红外探测电子设备,一旦有人翻越即可触发报警,社区民警移动警务终端就会显示。推出“平安积分”活动,只要参与治安巡逻即可享受积分,在指定超市兑换商品。将办理居住证、换领身份证等业务下放警务室,实现全天候、零距离服务。目前接报警量同比下降22.1%,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逐步提升。
银川公安将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塞上枫桥”警务品牌为载体,全面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平安银川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银川城市发展,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