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银川市将有两万余名高三学子奔赴考场,为理想而冲刺。
为了确保这场考试万无一失,孩子们都能得偿所愿,日前,记者从银川市教育局获悉,银川印发安全保障等工作方案,细化各单位工作职责,明确高考组考工作及疫情防控工作内容和措施,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修订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疫情防控、舆情处置等相关工作预案,加强检查督查,目前疫情防控、考试安全、考生服务等各项高考筹备工作到位。
科学研判、制定方案 确保高考安全
市教育局会同市卫健委指导各县(市)区深入分析研判今年高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结合本地疫情防控要求,周密制定了组考防疫方案。市教育系统防控小组多次督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医教联合体的作用,落实学校防控措施,及时摸排师生健康状况和流动去向,全面保障校园安全,配齐配足防疫人员和物资。目前,所有考生在考前14天都已经安全返银;处于封控、管控控区的31名考生,考前都能解封。
市教育局认真研判当前疫情形势和摸排的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情况,提前谋划部署,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特殊情况应急处置办法,设定确诊考生、无症状考生、密接等6类特殊涉疫考生和医院考场、隔离点考场等3种不同类型考点考场,分类做好考点考场安排,确保考生“应考尽考”。
同时,市卫健委制定了全市高考医疗保障工作方案,统筹全市医疗和人力资源,为每个考点安排医疗保障人员、定点救治医院和驻点救护车,开辟了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此外,市教育局还协助滞留银川市66名外省考生按时返程。
专项行动、强化治理 确保高考公平
为了确保高考安全公平,记者了解到,从5月19日开始,银川市教育局组织教育、公安、市场监管、应急、保密、网信、供电、环保、气象等部门开展了“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5个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化解所有可能危害考试安全、破坏考试秩序的因素。
同时,各县(市)区也加大考点周边道路、交通、餐饮、住宿等环境治理,增加有关公交车次和出租车车辆密度,配备应急发电车或发电机,严格管理考点周边建筑工地等发生噪声场所,为考生高营造良好的学习休息环境。
心理辅导、严禁炒作 从严保障高考
今年,银川市教育局指导各高中学校优化教学安排,组建心理辅导教师团队,开通24小时心理辅导热线,加强对考生的心理辅导及身体锻炼指导,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情绪,保障身心健康。优化考生综合保障服务,考试期间实时发布气象信息,提醒考生做好出行、防暑降温等准备;安排公安、交警人员做好考点周边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还通过网站、公众号、致考生及家长一封信等及时做好权威发布、政策解读工作。
严禁高中学校、培训机构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等信息。教育、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建立24小时舆情处置联动机制,对手机短信、互联网贴吧、博客(微博)、QQ群、微信群等各类信息传播载体进行监控。目前,已监测涉及高考话题信息500多条,市教育局及时协调予以处置和应对,做好解释和宣传引导。高考期间,市招委会成员单位统一在指挥部工作,实时监控涉考涉招舆情,快速发现,快速研判,快速处置,快速回应。
提前检查、多次督导,各项保障工作到位
全面做好高考保障,对人脸识别、保密柜、视频监控、听力播放、安检等设备及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运行测试工作,确保所有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4月25日,市教育局会同市委办(保密办)对各市、县(区)和考点学校保密室、听力播放设备等进行检查;5月13日起,电力部门对全市14个高考考点和试卷保密室进行专项用电安全检查;5月16日起,气象部门对全市高考考点听力播放系统防雷安全进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设备隐患,我市要求各县(市)区和考点在高考前整改到位。
5月12日起,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统一部署,银川市及时汇集和上传“三库两流”(考生、考点、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各类基础数据,考生入场、试卷运送等动态数据)数据,确保高考期间所有数据实时呈现在各级考务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供决策指挥使用。考前,还成立了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督导检查组,对各县(市)区安全保密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市教育局成立高考工作领导小组,派驻了驻点巡视人员,指导县区、考点做好疫情防控和组考工作。
此外,考前,督导组还对各县(市)区、各考场全覆盖督导检查,保障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各项防控设施配备到位、各项考务工作准备到位。6月6日上午,督导组又对三区4个考点高考工作进行督导,从督导情况看,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记者 李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