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困难职工,看病就医再报销;市民异地就医报销实现电子化;高血压、糖尿病等五种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今年,银川市总工会、市医疗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多措并举推进2022年银川市民生“十心实事”之社会保障“暖心”实事,牢牢兜住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四季关爱”行动温暖职工
“没想到交了50元,又报销了这么一大笔钱,真的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4月21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一名职工得知自己患大病住院再次报销50000元互助金的消息后激动地说。记者了解到,2021年该职工因大病住院,市总工会互助保障活动为其报销了50149元,这次已是他第二次享受互助活动带来的好处,两年来市总工会为其报销互助金总计100149元。
2022年,市总工会“四季关爱”行动被市政府列入全市民生“十心实事”。为着力聚焦解决患病住院职工花费大、花费多的问题,切实加大对患病职工服务保障救助力度,市总工会畅通了报销管理、金额管理等,推动建立医疗互助线上申请、审核、报销一站式服务,实现职工报销“零次跑”。同时,健全互助管理办法,将职工互助保障活动补助金起付标准由原来的3000元降至现在的1000元,患病职工最高补助金额达5万元。新增了患重病职工个人自付超过5000元以上,再给予500元至5万元的一次性大病资金补助的内容,患病职工最高补助金额达10万元。
同时,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并走访慰问疫情防控卡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一线职工。截至5月底,帮扶慰问服务困难职工、一线职工、农民工21892人次。
异地就医报销实现电子化
“原来是人工的,要把患者清单一个个输入到系统里,然后挨个查询电子版的医保报销目录,再手工标注,最后报销,这可能会存在误差,而且患者不清楚哪些药品能报销哪些不能。”银川市医保中心医疗待遇科科长龚福玲说,对于异地就医没有备案不能直接异地结算的患者,以前会比较麻烦。而现在实现电子化后,只需把患者清单通过扫描技术生成电子清单,然后与系统里标准的医保三项目录库自动进行对照,生成一个报销汇总,不仅准确无误,而且还缩短了报销时间。
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了解到,异地就医报销实现电子化是2022年“十心实事”内容之一,去年银川市本级经办机构线上试运行,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项目线上试运行及系统调整优化,目前项目正式运行,最大程度方便参保群众就医报销,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种门诊慢特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医疗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也是今年民生“十心实事”内容之一。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了解到,目前银川市五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直接结算全面铺开,区外参保群众可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外地患者无需再回参保地手工结算,大大减轻了参保群众垫资压力。
推进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
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结案率达到98%;全市新建项目工伤保险参保全覆盖;扩大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这些都是今年要完成的社会保障“暖心”实事,6月14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各项工作正在按期推进。
举办《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施办法》培训班,分三次对工程建设领域施工企业开展集中培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劳务派遣机构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检查单位126家,涉及劳动者1.5万人。开展“学条例、用条例、百场普法进工地”宣传活动,农民工参与人数3689人。
截至5月底,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1204件,为5176名职工(农民工)追发工资5481万元;行政处罚案件6件,收缴罚款16.8万元;办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124件,人社部平台欠薪线索3030件,自治区、银川市督办转办件92件,“12345”便民服务工单5750件(所有办理件办结率均达到100%)。
同时,将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作为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重点内容,督促各工程项目积极参加工伤保险,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保障,并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专门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5月,315个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此外,扩大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记者李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