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银川市
银川:贴心实事给孩子们满格的爱
时间:2022-06-22  来源:银川日报
  关爱留守儿童,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推进“出生一件事”一网办理。今年以来,银川市切实推进“一老一小”幸福养育贴心实事,在“一小”上狠下功夫,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家长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
  给留守和困境儿童更多关爱
  近日,银川市救助管理站“儿童之家”示范运营项目,走进灵武市白土岗乡泾兴村,为该村在册的49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捐赠了防晒帽、小桌板、台灯和文具礼包。“有了充电台灯,我以后晚上想在哪看书都行,方便多了。”收到礼物的赫子萱小朋友高兴地说。
  除了物质上的捐助,砚家班的相声演员们为孩子们带去了幽默风趣的相声表演。儿童之家的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和远在他乡打工的孩子父母分享了活动现场的情况,让他们安心在外打工。泾兴村妇女儿童主任马桂琴说,儿童之家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在“一老一小”幸福养育贴心实事中,为1000名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散居孤儿提供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是银川市民政局的主要任务之一。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底,市民政局一方面以(儿童)家庭为基础,定期入户探访525户,深入家庭宣讲儿童保护知识,累计开展12场活动,服务460人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4次,服务50人次;累计发放未保政策宣传页12500余份。另一方面以儿童之家为载体,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50次,社区活动22次,惠及儿童1000人次。
  针对困境儿童,市民政局还开展了个案服务,累计为422名困境儿童完成建档工作,并确定个案重点对象44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个案帮扶和心理辅导14人共91人次,链接助困资源约28000元。
  托育机构让家长上班带娃两不误
  “还好有早教托育机构,解决了我既要上班又要带娃的大难题。”家住金凤区阅海万家的寇女士对于现在这种新的育儿方式很认同。寇女士的女儿出生后,基本是由住在盐池的妈妈帮忙带,寇女士只能周末抽空回去看看。为了孩子能在身边,寇女士决定报家门口的托育机构早教馆试一试。优惠价每月2000元,天天三菜一汤,每天都有荤菜,一个月下来,寇女士十分满意。她说,孩子在里头吃得好,还能学习启蒙知识,锻炼社交能力,自己安心工作,下班后共享亲子时光。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开放,婴幼儿照护托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今年银川市将“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托位700个”作为市委、市政府“十心实事”之一,提升社会层面婴幼儿照护能力,让职场妈妈“敢生娃、能带娃”。
  记者从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备案的0~3岁托育机构有37家,占自治区托育机构数的45.68%;备案托位数1728个,共开设托班88个,其中托小班2个、混编班11个、托大班75个;其中2022年新增8个,备案托位数416个。托育机构备案信息可在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官网查询。
  “出生一件事”一网办理按期推进
  迎接新生命,是每个家庭最幸福的瞬间。但在办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等事项过程中,父母往往需要跑多个部门,耗时又费力。为帮助爸妈减轻“甜蜜的负担”,今年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将推进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医学信息、公安户籍、医疗保障、疫苗接种等在线核验及共享,实现“出生一件事”一网办理,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期推进。
  “该项目通过整合办事事项,重塑办事流程等,大幅精简办事材料、环节。让群众办事从目前超过15个的业务环节减少至2个环节(填写登记表、医保缴费),提交证明材料从现在的超过20份减至5份甚至0份,跑动次数由6次减少至‘最多跑1次’甚至‘零跑动’,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银川市卫生健康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记者李姝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东岸树成荫
    黄河东岸树成荫
    贺兰山生态向好生命灵动
    贺兰山生态向好生命灵动
    宁夏人物
  •  中卫市委书记张利:借数腾飞全力
  •  吴忠市委书记徐耀:建设绿色发展
  •  刘秉儒:甘做“先锋物种”,让宁
  •  郑天海:“天路”守护者
  •  “驯草教授”伏兵哲:提得起笔头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