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过“紧日子”已经成为常态,除了在预算上精打细算,更加要提升节能降耗的意识。8月24日,记者从银川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获悉,作为政府内务的“管家”,该中心通过“三个抓好”,不断加强全市公共机构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在抓好“标准化+绿色党政机关”建设方面,银川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大力推动“标准化+绿色党政机关”建设,以标准化助推节水工作规范化,以规范化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节水型公共机构评价标准》规定,着重查看了各单位节水用水情况:在基本要求上是否符合国家规定,人均用水量是否符合用水定额标准;在管理指标上是否有节水管理组织并明确专人专责,是否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在管理维护上是否定期巡查维护并按时足额缴纳相关费用;在节水改造与技术推广上是否对老旧管网和主要设施设备进行节水改造,行政区、食堂用水是否超过定额标准。
在抓好“云学习+线下互动”节水宣传方面,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有效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节能宣传周”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实践宣传月”等宣传节点开展节水宣传。在抓好“理念引领+节约行为”新风尚方面,通过督察宣传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促使公共机构不断探索节水节能措施。如贺兰县政府A座大楼采用灰水处理设备,在进行节水改造同时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兴庆区、灵武市大部分单位主动加装净水器尾水回收设备,提高尾水回收利用率;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将节水节能宣传纳入常态化宣传范围,氛围营造浓厚;市总工会、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采用喷灌方式在夜间进行绿化,做好错时用水。
下一步,银川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将常态化开展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督察及宣传工作,对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进行全面监督,对不按规定节约用水的单位取消其节水型机构荣誉称号,并给予通报批评,切实用好监督手段,收紧管理链条,不断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记者 李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