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银川市
银川市“交通疏堵”工程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时间:2022-12-08  来源:银川晚报
  12月5日,金凤五路跨唐徕渠桥梁主跨工程开始进场施工。记者苏勇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交通疏堵“6+N”工程系统性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在城市道路整体数字规划中,对重点路段、人流车流较多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实施更为精细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交通疏堵工程是民心实事和民生大事,我市多层级多角度推进城市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多种绿色出行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均衡城市道路通行的空间配置,打通道路微循环,提高道路通达性,不断优化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路权分配与交通基础设施的终端感知,加强数据的分析与决策功能,实现立体互联,高效畅通的绿色交通发展新格局。
  形成完整的“车—路—人”交通管理体系
  12月5日下午5时,最后一辆满载商品混凝土的搅拌车开始浇筑,气温降到了-5℃,刚浇筑的混凝土还冒着热气,金凤五路项目施工人员立即给浇筑过的地方盖上了棉被,冬季施工无论是对工人的忍耐性还是工程质量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金凤五路项目部每天都组织施工人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克服一切困难为城市建设出力,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奉献从来不是口号,作为工程人一定要付诸实践,将汗水洒在坚守的工地上。金凤五路项目负责人方伟,在疫情防控期间连续30多天与工友们坚守工地实施闭环管理,每天都根据工程进度抢工期,为的就是能够让城市发展快一点,让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得再快一点。“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加速人流、物流与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促进城市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在带动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拥堵和交通安全隐患。”方伟说,交通疏堵工程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道路提升,深远的意义将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脉络走向,交通通畅了带动经济增长,提振城市发展信心。
  尽快实现城市智能化快速交通
  同样,交通疏堵重点工程之一的贺兰山路与民族街交叉口改造项目已经提前通车,整个交叉口服务水平由F级提升至D级,通行效率显著提升,通行延误明显降低,信号灯周期缩短一半,对有效分流路网交通流、缓解周边道路交通压力、提升交叉口服务水平意义重大。“没有红绿灯,从这里通行再也不用等许久了。”该路口东西向车辆排队等车的现象不见了,道路通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市民对改造后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12月5日早上8点至9点,记者在现场观察看到,各个方向的车辆均通行顺畅,基本都能在一个灯时经过路口,有效解决了以往早高峰车辆拥堵、行驶缓慢的问题。
  “贺兰山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本次方案采用贺兰山路下穿民族街城市隧道的快速化改造方式。”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这个路口是贺兰山路快速化提升的重要节点工程,隧道主线设计时速80公里,两侧辅道设计时速40公里。快扩的道路有力提升了通行能力,通过该项目这个堵点路口交通组织得到了充分优化,新建了下穿通道(两端敞口段共长587米,中间暗埋段长153米)、南北两侧慢行通道、天源达桥拼宽,以及地面交通组织优化、路口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信息采集系统等市政配套设施。
  如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交通数字化场景中。城市智慧交通是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城市交通服务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连接城市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我市也将陆续对改造后的道路,通过路网的终端采集技术助力整体辖区的智慧化管理,实现辖区内交通作业、交通事件、交通处理的全信息一览表,后台数据中心能够根据影响交通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实现交通的流量预测、流量报警,然后进行事先的状况处理与行车实时上报,形成完整的“车—路—人”的交通管理体系。同时,对多项智能终端采取绿色能源发电,推进整体交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构建高效畅通的绿色交通发展新格局
  每到年底,银川市民都会期待第二年民生“十心实事”的公布,我市通过多年持续关注、解决民生实事,持续聚焦交通路网、优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惠民等民生领域。“这是一项系统性提升,交通问题也是群众关注的民生大事,更要统筹考虑综合提升。”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银川市共梳理出37处堵点和14条拥堵路段,银川市住建局会同交警、辖区政府先后谋划了4批72个项目,总估算投资29.4亿元。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底全市新增市政道路16.8公里、新增慢行绿道31.3公里,全市慢行绿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交通疏堵成效逐步显现。
  “经过新建,全市慢行绿道四通八达,选择绿色出行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这与公共交通为主、个人交通工具补充的发展趋势一致。”银川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多年来持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不断更新新能源公交、新建充电桩,新能源车辆占比大幅增加。智能公交是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模式,对减缓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未来,我市也将规划建设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公交智能调度、到站自动报站、客流统计等功能,自动有效地适应各种交通状况,对车辆进行合理疏导和调度,实现地线-公交-共享单车的全链出行。
  倡导交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交通综合提升的最终目的,城市交通要构建低碳清洁绿色的交通能源“一张网”格局,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发展。在已实施的整体交通解决方案中,将绿色能源引入交通智慧终端,以太阳能作为终端运行的支撑性能源,进行整体设备运转。太阳能智慧斑马线、太阳能公交车站、太阳能智慧窨井盖、太阳能智慧护栏系统、太阳能智慧停车位、太阳能智慧步行道系统,从动态交通到静态交通,从公共交通到个人出行,将全方位地打造绿色能源为主的交通体系。最终实现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和助动车等绿色交通路实现信息交互和智能衔接,实现立体互联,高效畅通的绿色交通发展新格局。  记者李鲲鹏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贺兰晴雪
    贺兰晴雪
    罗山首次记录到野生豹猫育幼画面
    罗山首次记录到野生豹猫育幼画面
    宁夏人物
  •  盐池县95后“新农人”当起致富“
  •  发挥科协组织优势 为美丽新宁夏建
  •  张利代表:科技助力欠发达地区转
  •  王兰花代表:精神文明根植沃土 志
  •  赵耐香代表:坚持党建引领 完善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