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汛前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黄金季”,记者4月5日获悉,我市各地、各部门抢抓有利时机,加速推进拦洪库提标改造、易涝积水点治理等一批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确保重点防汛风险隐患应消尽消,为今年汛期防洪排涝夯实基础。
据银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去年汛期6轮强降雨暴露出的个别道路积水排放无通道、雨污合流满管漫溢、污水蓄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我市投入资金4亿元,加快实施宜居巷雨水管网工程、兴州街(怀远路-贺兰山路)排水管道连通工程、宁安大街(凤台路-凤悦巷)积水改造工程、西夏区南部片区排水防涝设施雨水调蓄池建设工程(二期)等12个项目,给积水找出路、为雨水增加调蓄空间、进行雨污分流削峰,预计消除三区道路易涝积水点30余个,确保市区大雨无大涝。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投入资金3.2亿元,加快实施桑园沟治理、芦花沟综合治理、第一至第三拦洪库提标改造等10个工程,通过新建加固导洪堤、治理泄洪排洪沟道、提标改造拦洪库等,进一步完善“导、拦、蓄、滞、泄”为一体的防洪工程体系,将我市核心区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有效保障贺兰山东麓人民群众及工矿企业和产业发展安全。
此外,依托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应急大脑”,借助无人机巡查、铁塔公司“高空卫士”、公安部门“雪亮工程”、水务部门山洪监测预警系统等信息化技防手段,我市还加快接入贺兰山沿线重点泄洪沟道和拦洪库、三区下穿隧道、地下通道等监测视频链路,完善银川市防洪排涝指挥调度“一张图”、应急资源管理“一张网”,推动“智慧防汛”从1.0版到2.0版的升级。 (记者吴春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