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牛粪味吧?”刚迈入宁夏中卫市沐沙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养牛场大门,董事长杨飞略带得意地问道。
经过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这家养殖场没了曾经熟悉的“味道”。近万头奶牛懒洋洋地躺在松软沙地上,享受着阳光沐浴;小牛的养殖栏内更令人吃惊,粪污通过漏缝直接排走,地面干燥清爽。
在沐沙公司,牛粪首先会进入无害化处理车间进行处理,产出的有机肥被用于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黑麦草等优质饲草,最后优质饲草被加工成精饲料用来饲喂奶牛,这三个关键环节共同搭建了一套闭合绿色循环发展平台。
杨飞说:“以前养牛要投入大量资金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在牛粪实现了循环利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促进、双提升。”
如今,受益于沼气、发酵、生产有机肥等粪污无害化处理方式推广,沙坡头区的畜禽养殖基地从“脏乱差”变得“洁净美”。2017年以来,沙坡头区共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资金4100万元,支持企业、养殖场(户)完善配套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目前,沙坡头区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
转变发展理念、探索循环利用……近年来,沙坡头区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让畜禽粪污这一曾经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转化为珍贵的“宝藏”,同时还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绿色动能”。
在东园镇美利村刘泽军家的蔬菜大棚内,一垄垄小番茄生机盎然,藤蔓上挂着饱满嫣红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
“使用有机肥不仅解决了土地盐碱化问题,还让番茄品质有了提升。”刘泽军说,配合沙坡头区推广的蚯蚓生物技术,他家200多亩大棚的化肥使用量减少了20%,农药使用量降低了20%,番茄保鲜期却提高了3天至5天。
刘泽军所说的有机肥,大都来自沙坡头区的有机肥企业。2021年,沙坡头区辖区内的宁夏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集养殖场粪污6万余吨,生产沼液肥、沼渣有机肥、有机水溶肥0.5万余吨,生产颗粒肥6.5万余吨,生物天然气已并入宁夏深中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管网;普添科(中卫)有机肥有限公司上半年生产颗粒有机肥、粉末有机肥2.7万余吨。
“有机肥企业与周边中小型养殖场(户)签订了粪污收购协议,定期上门集中收集粪污进行厌氧发酵。”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杜学明告诉记者,目前沙坡头区已形成“养殖业——生物天然气——种植业”的能源生态良性循环系统,实现了养殖户、种植户和粪污处理企业互惠共赢。
粪污用好了,就是宝藏。目前,沙坡头区奶牛、肉牛、羊、生猪和鸡存栏分别达到5.4万头、3.46万头、37.4万只、27.2万头、328万只,畜禽粪污产生量为127.49万吨,通过堆肥发酵、生产沼气、有机肥加工等方式利用126.59万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记者 吴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