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原县海城街道办东城社区的网格员和“爱心敲门”志愿者来到东城小区86岁老人陈光荣家打扫卫生,收拾屋子……
“谢谢你们,又擦玻璃又拖地,辛苦你们了!”陈光荣老人高兴地说。
“大爷,我们走了,到您生日那天我们再过来陪您一起过生日。我们把联系电话放在茶几上面了,有啥事就给我们打电话。”网格员向陈光荣再三嘱咐。
这是海原县创新网格化管理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海原县148个行政村、11个城市社区共划分网格1096个,其中农村社区网格991个,农村网格员991名;城市社区网格105个,城市社区网格员105名。通过整合城乡社区资源,形成了覆盖全面、管理到位、基层自治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问题在一线解决”的管理体系。
陶恩艳是东城社区的一名专职网格员,她负责社区第六网格,网格区共有220户681人。陶恩艳说:“作为一名专职网格员,我的职责是掌握居民基础信息,定期巡查自己管理的网格区,对小区内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同时及时向社区反映群众遇到的困难。”
为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东城社区通过建立网格微信交流群、入户等方式收集民意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将社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环境卫生,以及疫情防控等各项社区服务工作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服务工作网格全覆盖。
东城社区委员田鹏介绍,通过责任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使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让服务居民的“眼睛”看得更远,“耳朵”听得更广,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海城镇武塬村利用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把全村划分为智慧农业、乡村治理、公共服务三大网格管理区。
记者通过大数据平台看到,全村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监测户、残疾人等人口信息统计一目了然。因病、因残、缺资金、缺技术等建档立卡户致贫原因清晰可见。全村肉牛存栏706头,羊存栏5776只,生猪3445头,小麦种植3150.25亩,杂粮种植9615.16亩……通过网格精细化动态管理,实现了一网治全村,一网知全村。
武塬村根据大数据平台网格管理,创新社会治理和提高服务水平。每个自然村设一名网格员,每个网格员针对管理服务的网格中的所有村民建立信息群,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并通过入户走访,开展群众服务。
聊起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武塬村村委王成龙说:“这两年,网格员成为落实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作用,治理好乡村,服务好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图为网格员入户信息采集。 (记者 马彦军 李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