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干部监督,必须强化村务监督和纪检监察有效衔接,‘探头’作用和专责监督相融合,合力破解监督难题,为村级组织运行提供坚强的监督保障……”近日,一场特别的社会调研成果展示在宁夏中卫市委党校举行,来自“中青班”的12个调研小组用PPT展示这1个月的社会调研成果。
今年以来,中卫市突出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增设社会调研新模块,让年轻干部学会研究问题,切实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切实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题:研究真问题
“以前的培训班也就是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这是第一次在培训期间有社会调查研究任务,而且对调研成果还要进行评审、评奖,对调研质量要求比较高,心里顿时有了压力。通过讨论,我们在选题上主要坚持实战为重、当前为先,推动解决好中卫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重大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研究真问题。”中青班学员贺学军介绍。
据了解,参训学员在选题的过程中,注重实战型课题与理论型课题相结合,以实战型课题为主,紧扣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实战所需,按照实战的理念、标准、要求,选题研题,务求实效;注重阶段性课题与长远性课题相结合,以阶段性课题为主,针对当前中卫经济发展面临形势的阶段性特征,按照重大工作部署的阶段性要求,着力选取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思路举措。每个调研小组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实地走访等,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每人提出2至3个选题,组内进行课题答辩,经民主投票,最终确定了12个与市委、政府提出的实施“七大战略”,发展“六大产业”,开展“十项行动”工作思路相契合的调研课题,让年轻干部在研究真问题中做到注重实际、实事求是。
破题:真研究问题
“当前,受国内外复杂环境和疫情等多方面持续影响,中卫的经济发展形势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亟需一支勇于破题、善于解题的年轻干部队伍,干字当头、实字为先,为中卫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我们增设社会调查研究模块的主要目的。”中卫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中青班学员冯强所在的调研小组选择了“海原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小组成员多次前往距离中卫市区159公里的海原县曹洼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走进基层一线,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真正接地气、察实情、谋实策。
今年以来,中卫市委组织部把调查研究作为年轻干部亲历实践、丰富经验的常态化制度,依托齐抓共管联动、课题研究统筹、成果运用转化等全链条机制相配套的大调研体系,从组织层面拓宽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鼓励引导年轻干部着眼岗位实际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下沉到基层去解剖麻雀、发现首创,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实举,为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解题:解决实际问题
“有幸被邀请参加中卫市中青班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评审,在这次评审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卫市对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视,同时也看到了中卫市年轻干部的务实作风,也踊跃出了一批比较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自治区党校评审专家说。
社会调研活动结束后,各调研小组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评审汇报会上的PPT,他们争取要将本小组的调研课题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评审专家。
中卫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相关专家对12个社会调研课题组报送的调研成果进行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在培训班结业式上予以通报表扬,并将撰写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报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阅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