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党建到区域化党建,
从基层党建到产业链上党建,
从传统行业党建到新兴领域党建
……
近年来,沙坡头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建设,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质量过硬,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点亮信仰“灯塔”
“太逼真了,狼牙山矗立在眼前,炮火就在跟前,站在这里感觉五壮士就在身边……”在沙坡头区文昌镇东园村党史学习教育VR体验馆,党员干部足不出户就可“沉浸式”线上接受红色教育,让人直呼过瘾。
从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到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沙坡头区始终坚持政治引领、铸魂赋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筑牢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根基”。
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沙坡头区印发了《2022年全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在“指路子、压担子”的同时,一系列入脑入心、形式多样的党员主题教育培训活动如火如荼地铺开来。
沙坡头区充分发挥线上学习平台作用,通过现场听、可视化平台看、线上平台考等多种方式,确保疫情期间党员教育不断档、教育培训不断线、学习内容不减少、培训效果不打折,实现防疫、培训两不误。同时,坚持分层分类,让“经常”融入“日常”。规范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有关规定,18名党(工)委书记、16名党总支书记、359名党支部书记层层述职,全面实施基层党建月度“工作提醒单”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沙坡头区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列席参加乡镇专题党委会议,听取班子成员包抓行政村(社区)党建工作情况汇报,有效压实乡镇领导班子抓党建“一岗双责”。
强基固本夯实“执政之基”
“以前我们一栋楼的住户们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交往,现在推行社区共治,楼栋更漂亮了,房间更干净了,人际关系也更融洽了。”文博苑小区居民王博说。
王博口中的“社区共治”,是文昌阁社区在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探索创建的共建平台。这种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基层治理靶点的做法赢得居民点赞。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沙坡头区不断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赋权强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社区是城市管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层级,沙坡头区认真下好社区党建“先手棋”,通过运行“一书三单”项目化管理机制,推动单位资源和群众需求有效匹配,社区党组织立足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与驻地单位商议确定项目清单,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积极开展“义诊进社区”“爱心互助”等民生服务项目,协调化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广“三社联动”延伸服务“触角”,孵化社会组织62个,培育青苗行动、红色DIY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成立“管得宽”“金话筒”等多支志愿服务队,重点围绕社区“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文昌阁小区由于基础设施陈旧、环境秩序脏乱等原因,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但如今,社区内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居民交口夸赞,纷纷称“这是社区党支部带来的新景象”。
住宅小区是城市的基层细胞,也是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沙坡头区基层党建让社区居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真切感受到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力量,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一次次服务于点滴之中,凝聚起了民心。
探索建立“小个专”党建“源头工程”
“以前骑手小哥们中午吃饭、休息都没地方,现在有了与社区联建的暖心驿站,不仅条件越来越好,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党组织,我们越来越有归属感。”沙坡头区运营中心党支部书记范小强说。
近年来,在沙坡头区从事快递员、外卖员的人口逐年增加。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的实际,沙坡头区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通过优化治理单元、下沉服务重心、汇聚多元力量,着力疏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了党建、治理、服务相融贯通。
如今,结对单位、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便于找准服务居民群众的结合点,为城市基层治理找到新的途径,双方也在各取所需、各展所长中实现互联互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共驻共建、共享共赢中,凝聚起幸福的力量。
一面鲜红的党旗,让全部的力量为之凝聚;一面鲜红的党旗,为发展的道路指明方向。
站在新起点上,沙坡头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如既往,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篇章。全媒体记者 吴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