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贫困户,党组织带领我做直播赚钱,还能带着村民一起干,现在出门腰杆子都直了!”在宁夏中宁县大战场镇石喇叭村,上个月,农民“网红主播”李战陆粉丝量突破10万、带货收入达到40万元。以前,李战陆为了卖枸杞,把自己关在家里偷偷直播带货。从2021年开始,像李战陆这样的农民主播,在大战场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粉丝量过5000的就有35人。
宁夏中宁县大战场镇石喇叭村农民网红正在直播带货
然而,农民直播带货兴起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监管不及时,直播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主播不时被网信部门约谈,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
为切实破解“农民网红”管理难题,大战场镇党委边探索边实践。“直播是个新行业,我们也想做好流量经济”“希望有人教我直播带货”“要是能成立一个‘网红’组织就好了”......今年3月,大战场镇党委组织24名“网红”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会上网络主播畅所欲言,一个个问题,一条条建议,被大战场镇党委书记李亮逐一记了下来。随后,成立支部、建设基地、开展培训、组织带货,一项项实际举措快速落地,仅仅半年时间,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中宁县大战场镇邀请专业运营团队进行电商直播培训
成立一个支部,把党旗插进直播间。大战场镇根据党员“网红”分布实际,在位置相对集中、党建基础较好、网红人数较多的石喇叭村成立了首个“网红”党支部,选派乡镇组织委员担任支部书记,采取“村级联营、乡镇兜底”的方式,强化支部运行管理。支部成立后,吸纳政治素质好、个人品行好、网络行为好的主播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有8名小主播变身为粉丝过万的平台认证主播,有5名青年主播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有2人被确定为积极分子,壮大了“红色力量”。
建立两项机制,让网红跟着组织走。“农民网红”都是兼职,平时很难聚拢到一块儿。为了强化联系,建立镇村干部包保联系主播机制,安排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联系粉丝百万的头部主播,班子成员联系粉丝1万以上的24名人气主播,“网红”党员、村书记、驻村书记联系粉丝1万以下的10名潜力主播,及时监督言行、分析流量、指导带货,实现直播在哪里,组织关注就跟进到哪里。建立沟通议事机制,组建主播微信群,收集意见、解答疑难,形成线上提议、党员商议、支部决议、共同落实的议事机制,让主播的事自己议、自己办。
实行三项管理,使网红传播好声音。为引导“网红”传播正能量,实行正向宣导,邀请网信部门解读《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组织主播走进“警营”,创新“书记陪播”形式,引领主播学规矩、明底线。实行支部认证,对粉丝过万、诚信经营的25名网络主播进行支部认证,优先提供直播场地、优先组织主播互粉、优先进行结对帮带。实行反向鞭策,鼓励群众举报不当言论,及时约谈3名主播,提醒改正错误。“网红”支部成立后,大战场镇直播舆情比同期减少60%,“石喇叭”真正成了传递美好声音的“大喇叭”。
提供四个平台,以服务搭建孵化池。提供免费直播平台,打造集主播孵化、电商展播、非遗推广为一体的农联直播基地,设置4个直播间,解决活动没场地设备问题。提供主播成长平台,签约运营公司,开设专业课程,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对推介话术、文案编辑、流量引导等内容详细培训,提高直播技能,带动全镇主播粉丝总量增加200万,点赞量提高20%。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帮助大小主播结成帮带对子,开展直播互动20余场,扩粉效应显著。提供联农带农平台,建立带货供需清单,组织农产品直播80余场,开展“剪纸刺绣云直播”“移民致富我见证”等特色直播30余次,带货流水突破5000万元。
“网红”党支部成立后,大战场镇30余名主播从“零散经营”转向“抱团取暖”,就近带动周边群众务工300余人,更多“农民网红”有了技能、涨了流量、富了口袋,“网红经济”在大战场镇越来越红火。(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通讯员 周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