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持续用力强创新、抓产业、促转型,扎实开展工业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四大改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生产端优化提升带动经济企稳回升。
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9.9%。从重点行业看,十大主导行业增加值实现“5增”。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1.8%,食品制造业增长13.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1%。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千方百计推进“两大任务”,以“四千”精神抓好招商引资,
确保项目招引到位、资金落实到位。其中,市工信部门全年累计争取各类资金2.5亿元,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43家企业被认定为支持“六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享受优势产业电价补贴,全年可节省用电成本1.5亿元。引进了宇光能源二期年产120万吨焦化、宁创新材料30万吨再生铝和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贝盛绿能5GW异质结光伏组件、利安隆紫外线吸收剂系列产品和协鑫科技5GW颗粒硅N型单晶示范等一批优质招商引资项目。
据介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充分发挥市工业增长包抓专班的作用,紧盯重点指标、重点企业,全力保障煤、电、气等要素供应和企业用工需求,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协调服务和监测力度,“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困难。同时,积极落实好国务院“33条”、自治区“50条”、工业经济稳增长“36条”等一揽子稳经济的政策措施,在争取项目资金、落实惠企福利、减税降费上持续用力,为企业稳定生产运行“解渴”;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帮助企业积极争取自治区纾困基金,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并持续开展“争要素、解难题、促发展”行动,有效提供要素保障,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和及时性,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