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宁工业园区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策略,成功吸引并培育了一批民营企业落户,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截至目前,已有入园企业150家,其中规上企业48家。2023年工业园区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9%,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9.9%,助力中宁县工业总产值增速全年保持稳步增长,全年位列全区前列。
据了解,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滴灌和优质服务。2023年,中宁工业园区充分发挥“金牌店小二”服务职能,加强政银企对接,围绕重大项目、关键企业和主导产业,全面深入落实民营企业账款清理、融资支持等惠企政策。年内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10余次,有效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原料短缺、贷款周期长、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和人才招聘难等问题,年内共为企业解决问题事项百余件,融资支持超过3.6亿元,协助企业引进人才2500余人。同时,通过实行“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服务机制和定期督导通报工作机制,建立重大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在手续办理方面实行指导帮办和领办服务,年内共为27家企业办理项目备案45份,办理项目施工许可证9份,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运营的全方位、高效率服务,极大程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确保企业能够在这里快速成长。
据悉,中宁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阵地,始终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集中力量推进“四大改造”,不断擦亮国家级绿色园区底色,大力推广绿色制造,加快企业转型升级。2023年,园区成功获批自治区“绿电园区”试点,累计为园区企业争取各类科技奖补资金3760.86万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年内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自治区绿色工厂2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区、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助推其健康发展与高质量跃升,为县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宁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杨晓冬说。 记者 谭勋泽 梁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