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姚磨村的冷凉蔬菜基地,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地里播种、植苗,被自动喷灌设施“扫”过的菜苗因水雾附着显得格外青翠。一个多月以后,这些蔬菜将被运送到北京、香港、上海、深圳等地,成为当地市民餐桌上的宁夏美食。
原州区是西海固地区的核心区域,由于气候干旱,撒下的粮食种子很难有收成。近年来,农网改造升级让家家户户通上了动力电,大型水利工程解决了“地渴”,过去的“苦甲”之地上竟开出了“特色农业”之花。
过去十年九旱的原州区大地
“村民种点小麦、玉米,一年到头只能维持个温饱。”这是姚磨村致富带头人姚选十几年前的记忆。2004年,国网宁夏电力固原供电公司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姚磨村抽水机井和喷灌设施用上了电,旱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六盘山区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民自己种的蔬菜口感很脆嫩。2008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姚选创办了瑞丰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冷凉蔬菜。
“机器喷灌比人工洒水更均匀,苗子长得齐,品质更好。而喷灌、温棚卷帘、通风、控温、调湿,制冰、包装、冷藏一刻也离不开电。”姚选说。基地一排排高标准日光温室里,有菜心、西蓝花、番茄等,经过十几年种植,姚磨村挑选了一些产值较为稳定的品种。
2017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姚磨村万亩蔬菜基地考察调研,详细询问土地承包、农务打工、入股分红、冷凉蔬菜种植和销售等情况,为村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
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村民正在种植蔬菜
按照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相结合的方式,该基地集生产、加工、示范、冷藏、销售于一体,先后建成了闫堡、河东、曹洼三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徐河、头营、马园、乔洼和甘沟5个千亩露地蔬菜基地。基地蔬菜受到全国2000多个销售商的青睐,“六盘山冷凉蔬菜”品牌得到社会认可。
2018年4月9日,国网宁夏电力固原供电公司投资186万元,对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满足了该基地5至10年的发展用电需求。
近年来,姚磨村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村民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
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俯拍图
“一万亩蔬菜基地,需要务工人员1000人,最多时,整个蔬菜基地需要5000名务工人员,本地劳力不够,还要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招人。”姚选说,负责分拣蔬菜的员工,每天能收入近二百元,而最快的分拣员工每天能收入近1000元。“2008年,姚磨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2800元,而2019年一跃增长到了1.5万元。”
今年3月份,原州区刚刚宣布脱贫“摘帽”,而姚磨村人已先一步实现了小康梦。(记者 吕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