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3日,银川市政府网发布银川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银川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银川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把补短板、惠民生作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设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1.打造15分钟生活圈
以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统筹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休闲娱乐、商业配套、市政公用等公共服务设施,市辖区规划设置46个15分钟生活圈。单个生活圈服务半径1000米,惠及群众4万人。
2.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
引进市场化企业,采取积分奖励兑换日用品等方式提高居民积极性。鼓励居民小区建设垃圾分类收集房,推行定时定点回收工作。加快完成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展示中心项目,引进大件家具、废纸、废塑料资源化利用设施,完善可回收物末端处置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党政机关单位、学校、居民小区等场所引进厨余垃圾就近就地处理设施或通过自然堆肥等方式处理家庭厨余垃圾、果皮菜叶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到2023年,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60%。
3.智慧小区覆盖率达70%以上
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针对老年人群体,推广安装楼道烟雾传感、居家燃气泄漏等报警装置,实现与消防系统的联动。2021年力争建成智慧小区900个以上,覆盖率超过50%;2022年底,全市智慧小区覆盖率达60%;2023年底,全市智慧小区覆盖率达70%以上。
4.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物业行业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物业市场招投标行为,利用好“红黑名单”管理办法,合理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将银川市物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融入全区信用监管体系,实现跨区域、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培育一批信用度高、服务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到2021年末,全市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占比达到65%,到2022年末达到70%。
5.房价涨幅量化控制
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从土地、信贷、限价、限购等方面多措并举,精准调控,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促进房地产调控行稳致远;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对房地产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建立科学的住房用地供应、房价调控制度和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2023年末,将房价同比涨幅控制在10%以内,环比涨幅控制在0.8%以内。
6.推进商品住宅全装修
推进商品住宅全装修、绿色生态住房等新型建造方式,满足居民高品质住房需求。实施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占比达到90%,力争达到100%。力争到2023年末,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5%以上,装配率按照国家标准不低于50%。记者 王若英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