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鸟类图谱”里的生态觉醒
时间:2021-11-11  来源:宁夏日报
  20多年前,记者曾在固原市常驻采访。彼时,这一区域内许多地方草木稀疏、山体裸露——绿色,曾经是一种奢侈。
  今年仲夏时节,记者随采访团队赴固原市采访,汽车在大山里蜿蜒前行,窗外满眼绿色,甚至还偶遇了羽毛艳丽的野鸡。同行一位长期在当地基层工作的同志自豪地说:现在的固原,犄角旮旯都有绿色,生态好了,一年一个样!
  记者感慨,与20多年前相比,固原市生态确实大变,而且跑出了“加速度”。走进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感受更加强烈。
  生态好不好,鸟兽最知情。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递上了一本《六盘山鸟类图谱》。2019年11月,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历时3年调查出的17目46科200种鸟类照片集结成书。仅仅过了两年,保护区及“鸟粉”们又新发现了34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
  记者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南川采访时,山林间鸟儿啼鸣,山谷里溪水潺潺。一位扛着拍鸟“长炮”的保护区同志迅速为一只停在溪间小树枝上的鸟儿来了张抓拍。在记者看来,红尾蓝身的小精灵已美丽无比,这位同志却说这种鸟很常见。他告诉记者,2016年他和同事巡山时,在泾河一带发现了三只鹮嘴鹬,目前至少有9到12只。“鹮嘴鹬和褐河乌,堪称‘水质鉴定专家’,它们能生存的地方,一般来说,那里的水,人也可以直接饮用。”
  “鸟儿是最好的生态监测者、鉴定者。各类鸟类的出现和回归,说明这里的生态在变好、变美,人们保护、爱惜它们的文明意识在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自觉、行动的自觉、意识的自觉。”长期从事宁夏生态修复治理探索研究的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导师、教授刘秉儒说,这其中,除了法律的硬性约束,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文明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有了这样的觉醒,才会有今日的绿水青山、鸟语花香。
  置身鲜活的大自然美景之中,让人心旷神怡,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宜居美好的家园。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78平方公里,横跨泾源、隆德、彭阳三县,是宁夏地表水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宁夏境内天然次生林最为集中的地区,成为宁夏乃至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已由最初的23%提高到现在的64.5%。生态环境的巨变,吸引更多的生物不断来到保护区“落户”。(记者 鲁延宏 文/图)
<p>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马鹿。</p>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马鹿。
<p>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层峦叠嶂,成为野生动物生存的美好家园。				    </p>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层峦叠嶂,成为野生动物生存的美好家园。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以心换心累也值得
  •  宁夏财政厅:战“疫”有我 党员先
  •  宁夏共享单车“防疫专岗”保障市
  •  疫线笔记丨行中有善 处处皆暖
  •  疫线笔记丨天气虽冷,但人心炽热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隆德:千秋为卷 山水作答
    哈巴湖的胡杨“醉”秋天
    哈巴湖的胡杨“醉”秋天
    宁夏人物
  •  王富国: 见贤思齐 争取更大光荣
  •  王永宏:培育更好的玉米“芯片”
  •  周志军:让中国高端3D打印装备走
  •  岳跃政:为宁夏抱回“金娃娃”
  •  祁珍:创业从宁夏“杞”航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