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一座农村小学的“蝶变记”
时间:2021-11-19  来源:银川晚报
  宽敞的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中学习。
  2021年秋季新学期,位于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的曼新回民希望小学一年级迎来了一位新生,村民马小芳目送儿子走进校门,看着眼前的校园环境,马小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学校生源从连续5年流失到今年出现回流,从去年的407名学生上升到今年的418人,村民马小芳的儿子,便是回流的学生之一。”谈及生源回流,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曼新回民希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许彦玲颇为感慨:预计未来5年,生源会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A
  改善环境,乡村小学完成蜕变
  时间回到11年前,许彦玲第一次踏进良田镇曼新回民希望小学的大门,眼前的情景令她震惊:孩子们在漏风的平房里上课,教室里生的炉子,土操场一刮风便迷了眼,电脑更是校园里的奢侈品……
  作为一名基层小学负责人,许彦玲见证了基层教育的“蜕变”。
  “学校生源是来自金星村、光明村一队和二队的孩子,曾经,由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差,有条件的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或市里上学,我们的生源连着5年流失。”许彦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年级只设两个班级,即便这样都招不满学生。”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许彦玲深知,要想办好村里的小学,留住生源,让孩子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就必须改善硬件环境,提升师资水平。
  2013年,曼新回民希望小学校园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学校正式迈出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步伐。新建综合楼,添置设施设备,对室内外进行粉刷、布置,铺设塑胶跑道,打造多功能室,班班通网络全覆盖,打造光伏采暖设施、实现电供暖……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各类教学用房、设施设备实现标准配备,所有班级和功能室都安装触摸式数控一体机,各室网络联通,教师随时能下载调用优质课程资源。
  “以前老师上课用的是普通黑板,讲课全靠板书。而现在,每个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设施,除了板书,我们上课时还给学生放课件,联通数字资源,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好的学习体验。”许彦玲说,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基本上消除了硬件上的短板。
  “生源的回流离不开教学环境的改善和逐年稳定的教师队伍。”从昔日的村小,到如今多媒体教学设施、宽敞的教室、高标准的操场、课外活动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农村小学,曼新回民希望小学一步步完成“蜕变”,许彦玲对未来充满信心。
  B
  留住教师,留住教育的火光
  “刚来时,说实话想转身离开,但心中的那份责任让我挪不开脚步。”3年前,教师陈娇从金凤区第二十一小学交流轮岗来到曼新回民希望小学。
  3年前,陈娇希望日子过快点,可以赶紧回城;3年后,陈娇已舍不得离开她的学生们。“毫不夸张地说,过去上课时墙皮会掉到我头上。现在再看校园和教室,校风校貌都有了极大的变化。”陈娇喜悦地说。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魂,提振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让教师队伍焕发活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许彦玲开始狠抓业务,积极为教师创造各种外出培训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帮助教师理解学科课程标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只要肯钻研,每个月都有学习机会,学校也全力给我们配备学习设备和资料,还号召我们多参加竞赛,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如今,陈娇已成为曼新回民希望小学数学组组长,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比学赶超的教研氛围浓厚,教师自我充电的劲头十足。
  “城里的骨干教师下乡‘传经’,我们的23名教师进城‘学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再加上政策对农村教师的倾斜,临聘教师都愿意留下了,教育发展越来越均衡。”谈起这几年来学校取得的成绩,许彦玲非常骄傲。近年来,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金凤区政府、教育局积极推行“教师轮岗交流”和“集团化”办学,极大促进了曼新回民希望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和学校治理水平的提高。
  “我们属于金凤区第五小学教育集团分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实施‘五联五动’,两所学校在党建、教研、活动、体育、信息五个方面开展互动交流,研讨展示,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许彦玲说。
  “近几年每学期参加金凤区教育局组织的抽测,孩子们的成绩都不错。我们还开设了羽毛球、团体操、航模班、课本剧、书法、舞蹈等11门特色课程,96%的孩子参与其中,孩子们有了更全面发展的平台,家长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陈娇说,教学质量提升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村民放心将孩子送到村里的学校上学了。
  孩子们笑了,家长放心了
  环境好了、老师留下来了,受益最大的就是学生和家长。金凤区良田镇金星村村民马小芳的母校正是曼新回民希望小学,如今,她把自己的女儿和儿子都送进了母校,回忆起20年前学校的情景,马小芳说了5个字:“变化非常大。”
  “孩子上学除了看环境外,最重要的是老师教得好不好。”马小芳的女儿兰雨婷在曼新回民希望小学上四年级,她回忆,女儿刚上一年级时比较内向,现在孩子每天回来都会给她说老师教了什么知识,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老师的尽职尽责最终让马小芳决定把儿子也送到母校。
  “现在村里的学校不仅仅是教书本上的知识,老师创造机会让女儿提高表达能力,锻炼胆量,现在女儿变得爱说爱笑,还经常跟着老师和同学们去城里参加舞蹈比赛呢,咱们村里的学校跟城里是一样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我放心。”马小芳笑着说。
  在村民眼里,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师眼里,学生和家长也有了不同。“三年前刚来时,发现咱们乡村的孩子很朴实,但是不敢表达,遇到不会的问题不会主动问老师。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什么事都会和老师分享,学习和表达都更主动。”陈娇说。
  家长的变化同样令陈娇感到惊喜,“过去很少有村民主动和我们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事项,也鲜有人会主动完成。现在遇到不会的问题,家长会拍视频询问,有公开课都会主动来听课。”在陈娇眼中,乡村小学的蜕变,改变了很多人。
  培养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当前,正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自治区提出“四大提升行动”,其中包括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良田镇曼新回民希望小学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力提高办学水平,使金星村和光明村的孩子,在家门口便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学条件与资源,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  记者詹思佳文/图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确诊病例康复治愈回归家庭后不会
  •  本轮疫情期间 宁夏486条公交线路
  •  11月19日起,宁夏按照先市际、后
  •  疫情期间 宁夏交警推出7项延期容
  •  宁夏三轮大范围核酸检测共采样检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贺兰山:水墨山色
    贺兰山:水墨山色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石嘴山:冰挂美景 惊艳冬日
    宁夏人物
  •  王玉富:桑榆未晚,为热爱而奋斗
  •  马希伟:夕阳正好,因奉献而绚烂
  •  程冬珍:将大爱进行到底
  •  王富国: 见贤思齐 争取更大光荣
  •  王永宏:培育更好的玉米“芯片”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