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保障高水平安全
时间:2022-07-01  来源:银川日报
  银川市召开传达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大会。记者 苏勇 摄
  引言
  巍巍贺兰山,指引奋进方向;滔滔黄河水,激扬信仰风帆。
  在银川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始终有一条红色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党的政治建设。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聚焦中心任务,在服务大局中坚定政治方向,在推进主责主业中强化政治担当,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奋力续写湖城新的时代荣光。
  聚焦铸魂补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实施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将精心组织好市管干部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员培训,分层分类抓好党员干部全覆盖轮训,不断健全党校“第一课程”制度,促使干部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的优异答卷。近年来,多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轮训班、研讨班,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精心设计专题讲座,采取市级设立主讲堂,各县(市)区设立视频分讲堂的“1+6”联动联学形式,全覆盖轮训市管领导干部。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依托宁夏工委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党史教育,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受到深刻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坚持选贤任能,着力选准用好干部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大力选拔”要求,鲜明树立“工作围着发展干、干部围着发展用”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在一线识人用人、旗帜鲜明支持干部多干事、干实事。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制定印发《银川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双百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选苗储备”“育苗强基”“植苗使用”“护苗成长”四项计划,不断推动形成干部队伍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建立在重点产业、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一线识别干部机制,提拔使用一批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等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中敢担当、真实干、能吃苦的优秀干部。坚持以实干实绩为重点的考核激励导向,注重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结合起来,让吃苦者不吃亏、实干者不白干、担当者不担忧,努力营造敢担当善作为的浓厚干事氛围。切实加强“一把手”和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加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力度,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等行为,让干部干净干事。组织开展“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组建督导组对各县(市)区、部门开展全覆盖督导,推动形成“严细深实勤俭廉+快”工作作风。
  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着力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聚焦抓党建促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高质量党建学习调研活动,找准各领域基层党建短板弱项,研究制定推进高质量党建实施意见。制定印发《银川市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一抓两整”示范县乡创建行动,组织实施乡村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99.6%的乡镇班子成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从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中选拔村党组织带头人155名。全面推行“导师帮带制”,从市县机关选派32名领导经验丰富的干部到乡镇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累计选派77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加快建设一批乡村全面振兴样板村、样板镇。持续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四优四提”行动,健全完善网格化运行机制,积极构建上下贯通、协调联动、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深入创建“五型”模范机关,扎实抓好国企、高校、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基层党建,探索加强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党建新路径,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水平治理。推行党建项目化管理,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更加自觉履行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政治责任。累计命名60个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兴市战略,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城
  围绕自治区党委关于“着力打造银川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城”的目标定位和“才聚宁夏1134”行动”,制定印发《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兴市战略建设银川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城的实施意见》,发布“人才兴市30条”,发挥首府城市创新示范和“头雁”效应。组建银川高质量发展智库,加快推进“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成立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中国(银川)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与西北农大、上海交大、中科院等共建“四院一中心”,挂牌成立银川市“双碳”研究中心。大力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卓越工程师凝聚、凤城工匠锻造、“双创”人才荟萃“五项人才引育计划”。加大与高校合作力度,建立职业院校“短平快”培训模式,开展紧缺工种“订单式”培养,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提供人才支撑。深化人才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学术型与应用型“双轨制”人才评价体系,为“两都四基地”建设贡献智慧力量。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落实四套班子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着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才的“后院”“后代”“后路”问题,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风尚。  记者 范晓儒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典农河畔美景醉人
    典农河畔美景醉人
    夏日罗山
    夏日罗山
    宁夏人物
  •  固原市委书记冼国义:凝心聚力打
  •  中卫市委书记张利:借数腾飞全力
  •  吴忠市委书记徐耀:建设绿色发展
  •  刘秉儒:甘做“先锋物种”,让宁
  •  郑天海:“天路”守护者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