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宁夏人物
王有德: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
时间:2019-01-18  来源:银川日报

  1月17日,记者见到王有德时,他正在制作2019年的治沙规划图,按照规划,今年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完成生态治理2000多亩。其实,退休后的王有德一直退而未休,他成立了宁夏沙漠化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继续他的治沙事业,目前通过社会募集基金、争取项目,已完成生态治理面积4000多亩,植树1万多株。
  毫不畏惧推改革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灵武人,家住马家滩镇马家墙筐子村,小时候亲眼看到村子周围林草茂盛、资源丰富,周围都是非常美丽的草原。后来,生态遭到破坏,沙漠埋没了村庄,全村1万多人被迫搬离家乡。”王有德告诉记者,他植树造林不仅是为了家乡,更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王有德对1985年自己被任命到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时的情景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在他的记忆中,最初的白芨滩防沙林场人心比沙子还散,159名职工有三分之二要求调走。
  “职工要走,最主要的原因是条件太艰苦,职工住的宿舍都是漏雨的,更糟糕的是,当时,很多职工住在深山,孩子无法上学,有病无法就医,家里没水没电。”面对艰苦的条件,王有德深知,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得改革,必须调动起林场职工的积极性。然而,面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有人写匿名信,有人当面谩骂,更有甚者,在他枕头底下放菜刀来威胁他。他不为所动,坚决推出三项改革措施。
  身先士卒带头干
  职工不服,王有德就身先士卒带头干。
  1986年7月,在北沙窝地区500亩流动沙丘带开发果园时,离家仅3公里的王有德始终与职工住在4顶帐篷内,50多天没有回家。三伏天,沙漠温度高达60摄氏度,赤手光脚背着水泥板砌渠,每一步都像走在火炉上,可职工背一块板,他就背两块,脊背被水泥板磨烂,脚板被水泥和沙子烫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冬天抢灌冬水,水渠被冲垮,他先跳下去抱着麦草站在冰水中保护渠道,尽可能减少损失……
  当年,治沙造林就超计划完成152%,成活率比改革前提高了22%。
  “六位一体”巧治沙
  从空中俯瞰毛乌素沙漠,是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一面是连绵起伏的沙漠,另一面是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长城”。这道长城,犹如一只绿色的手臂紧紧勒住了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的脚步,让沙漠后退20公里。这是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也是王有德带领白芨滩林场职工毕生奋战的成果。
  要完成这样的奇迹,光下苦力还不行,还得会动心思、想办法。王有德创造了“六位一体”治沙模式,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做沙漠旅游业,要求每个职工不仅要1年挖一万个坑、栽1万棵树、扎1万个草方格、治沙面积100亩,每人还要能从治沙中实现1万元以上的收入。
  就这样,经过近30年的努力,在王有德的带领下,林场由过去每年治沙3000亩提速到每年治沙2万~3万亩。在浩瀚的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63万亩的绿色屏障。林场职工年均收入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最低6万元、最高20多万元,家家住上了楼房、户户开上了小车。
  “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
  2014年12月,王有德退休。可看到白芨滩仍有60多万亩荒漠尚未治理,王有德又发动社会力量开路引水、削高填低、清石换土,为马鞍山荒滩换绿装。
  1月17日,记者跟随王有德在灵武市马鞍山荒滩生态治理区看到,四周大多已被高矮相间的植被覆盖,这片万亩荒滩上的新绿,是王有德退休后二次创业的初期成果。
  “按照给自己定的目标,我要完成这片1万多亩的治理,目前才进行了4000多亩,所以我的任务还很重。”已经68岁的王有德身形矫健,带着记者在生态治理区坡上坡下行走翻越,近3个小时行程越走越精神。他告诉记者,退休后的每一天他都和上班的人一样早起,不是去工地就是去办公室,周六也是如此。
  “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土地,荒山变成绿洲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能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王有德说,他已经老了,留给自己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沙漠变绿,这是他的人生目标。“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成了他时常鞭策自己的一句话。(记者 张碧迁)
编辑:杨晓慧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
  •  宁夏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全国中小
  •  范宏明巡视员带队赴永宁督促环保
  •  玺云台小区(北区)项目(局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银川冬季旅游红红火火
    银川冬季旅游红红火火
    冬游宁夏 吴忠值得你去!
    冬游宁夏 吴忠值得你去!
    宁夏人物
  •  小盆子里种出致富菜
  •  沙秀兰:拔掉思想“穷根”走上致
  •  雷光新:部队历练出钢铁意志的民
  •  从一穷二白到致富能手
  •  沙秀兰:从“怕脱贫”到“干劲足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