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宁夏视角
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支撑
时间:2021-09-17  来源:宁夏日报
  初秋时节,走进宁夏乡村大地,只见田间道路宽阔平坦,大小沟渠纵横相连,呈现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苞谷满布、稻浪翻滚丰收在望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区自觉扛牢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建设“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为目的,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2019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按照北部引黄灌区发展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发展节水农业、南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实施“北部高标准农田提升”“中部高效节水灌溉”“南部梯田化旱作农田”三大工程,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为乡村全面振兴赋予新动能。
  截至2020年底,我区建成高标准农田78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面积470万亩,全面完成了“十三五”建设任务。
  高标准农田: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现在种田真省事,水、电、道路等配套全部到位。”青铜峡市小坝镇永丰村村委会副主任滕占武指着眼前宽广无垠的良田说。
  滕占武介绍,该片区位于城郊接合部,过去生活垃圾无序堆放,区域内部分农田高低不平,湖坑与洼地交错,大部分农田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支斗农渠砌护率只有8%,配套工程简陋失修,沟道滑塌严重,农业生产道路不畅,高岗地随处可见。
  2017年,此处被划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修建了机耕路、农用桥和灌排渠道,彻底解决了农机作业、抗旱排涝等困难。同时,地力培肥增加土壤肥力,我们种田增产增收更有底气了。”滕占武说,过去灌排不畅,灌溉周期要11至14天,现在仅需5至7天,每亩地可节水180立方米;过去支沟路不通,农作物运不出来,只能靠四轮车推到地头,现在机耕路四通八达,耕、种、收、管全程机械化;过去低洼地,盐碱程度高,只能种植小麦和玉米,小麦产量每亩仅300公斤,现在单产近500公斤,玉米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过去渠边堆满了秸秆和垃圾,现在道路硬化、绿树成荫、村庄规整。
  永丰村的这张“成绩单”,只是我区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2019年以来,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统一划转到农业农村部门,改变了以往农田建设“五牛下田”“分散管理”的局面。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严格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农田建设集中统一管理新机制,精准施策,开拓创新,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黄河杯”竞赛活动,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增加农民收入、化解社会矛盾、疏解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来推动和落实,每年9月专门召开启动会,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2019年—2020年,农民每年投工投劳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均超300万个工日,年改善农田面积超过200万亩。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范化、标准化,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坚持技术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技术人员深入各县(区)、各项目现场采取分片包联、座谈释疑、现场把脉、咨询服务的方式,从任务落实、规划设计、施工工艺、质量管控、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送技术、送服务。利用全国农田建设信息网上监管平台,完善调度制度、落实调度责任、细化进度调控,为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对全区2018年以前各部门立项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清查评估和上图入库,全面摸清我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质量、位置及运行管护利用情况。制定《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宁夏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宁夏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办法,逐步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全流程、全要素制度体系。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还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粮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深松深翻、盐碱地治理等措施,耕地质量比2011年提升1个等级。高标准农田粮食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在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比2011年减少205万亩的情况下,全区粮食总产量增加21.6万吨,达到380.5万吨,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农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同时,促进了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8%,土地流转费每亩增加150元左右,累计带动项目区农民亩均增收500元左右。通过规整零星荒地、低洼地、高岗地,拆废拆闲拆孤,深度挖掘耕地潜力,2019年以来,我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新增耕地7万多亩,资源换资金预期值可达70亿元。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截至2020年底,我区引黄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503万亩,占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80万亩的64.5%;中部干旱带建成173万亩,占建成面积的22.2%;南部山区建成104万亩,占建成面积的13.3%。
  高效节水: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望着自家5亩玉米田秆叶枯黄,同心县丁塘镇河草沟村农民马汉英后悔莫及:“今年大旱,这玉米最少减产60%,当初真应该听村干部的话,也参与到灌溉项目中。”
  在河草沟村高效节水示范区,一条路的两边,种着相同品种的青贮玉米,路东的玉米2米多高,绿色的玉米秆笔直挺拔,挂着一根根饱满的玉米棒子;路西的玉米却明显矮30至50公分,且叶子卷曲干枯,玉米棒子干瘪瘦小。
  “这是我们两块对比田,路西采用的是大水漫灌,路东采用高效节水的滴灌。”同心县农田建设中心主任杨立文介绍。
  2019年以来,同心县针对水资源紧张、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确立了“西水东调,西节东用”的“54321”高效节水灌溉新思路,争取国家农田建设专项资金2.16亿元,统筹整合资金1.05亿元,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万亩。
  “种植玉米,大水漫灌要淌4次水,1亩地需420立方米的水,而滴灌灌9次水,1亩地仅需水约200立方米。”指着地膜下的水管,杨立文说:“这些小水管与普通的水管不一样,它们是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末梢神经’,水肥就是通过这些管子流入地里滋润着农作物。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水溶肥溶解后,通过滴灌直达作物根部,作物吸收效率更高,肥料施用量也大大减少,亩均减少施肥30公斤左右。”
  全区现有耕地1821万亩,其中灌溉面积80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4.3%。我区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水资源量少质差,主要依靠过境的40亿立方米黄河水,灌溉农业发展严重受制于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水资源。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有效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入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近两年社会投资、整合资金年均超过3亿元。
  同时,构建群众监督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广泛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监督。探索形成了公司管理、合作管理(协会)、委托管理等高效节水灌溉管理模式,既改变了“大水漫灌”的传统,又破解了多年来高效节水灌溉“非土地流转不可”的困局,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得好,用得好,效益发挥得好”。
  随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水资源引、蓄、调、供能力不断加强,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能力不断进步,加压、过滤、施肥、灌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逐步应用推广。建立的全区统一的高标准农田及高效节水灌溉专家库,很好保障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巴庄村1.84万亩高效节水农业数字农田示范项目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室,只见大屏幕上显示着各种植片区的遥控电磁阀闭合状况、不同土壤层的含水量以及作物生长情况。
  红寺堡区农田水利建设服务中心主任胡君介绍,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灌溉设备,应用水肥一体化农业节水技术,即通过应用自动化信息系统监测,把控每块耕地土壤层含水量,根据作物所需水分,电磁阀和控制系统自动开关阀门,将作物不同生长期所需要的水肥混合液,适时适量输送到田间,大田作物可享受到大棚作物的“定制服务”。
  “水肥一体化、灌溉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全程电脑、手机控制,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软件远程控制灌溉、查看项目影像情况,每滴水都在监控之中。”胡君说,1人可以承担2000亩地的灌溉施肥工作,1.84万亩地仅需10人,农田变成“智慧田”。
  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700多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70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5.8%,占耕地灌溉面积的58.2%。全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10年的0.45提高到2020年的0.551,增幅22.4%。引黄水量由2010年64.5亿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58.1亿立方米,下降幅度超过10%。高效节水灌溉集成了农艺、农机、信息化管理等多项技术,水、肥、药的综合供给能力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不断提升,化肥、农药施用量大幅度下降。高效节水灌溉在抗旱减灾保丰收方面成效突出,项目区粮食作物生长未受明显影响,为巩固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旱作高标准梯田:既保生态又稳粮
  9月的宁夏大地,阳光明媚,走进彭阳县白阳镇阳洼村,海浪般的宽幅梯田映入眼帘,层层叠叠的梯田绕山而转,连绵起伏。玉米、马铃薯、谷子……都已成为梯田的“座上宾”,各种庄稼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昔日的“荒山”如今已变身为“良田”,眼前的乡村美景恬静美好、充满希望。
  中国最美旱作梯田,不仅景美如画,更是彭阳人治山治水“拔穷根”留在大地上的“指纹”,是开创现代化农业未来的实践行动。
  “短变长、窄变宽、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望着眼前层层叠叠5700多亩“宽、大、平”梯田从山顶层层渐旋而下,彭阳县农业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虎治礼介绍,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振兴乡村经济,彭阳县大力推进旱作高标准梯田建设,主要把2块或者3块窄梯田整合成一块,增加田面宽度、长度及田块平整度,建成宽、大、平的田块。
  目前,彭阳县已新修旱作高标准梯田43万亩,“十四五”期间,将建设旱作高标准梯田56.84万亩,覆盖率达到75%。
  “过去耕地道路配套不健全,田块零碎窄小,一块地‘巴掌大’,一直无法从事全程机械化作业。”阳洼村村委会主任庞红权说:“现在这么一改造,完全不一样了,地变宽变平整,能让农机‘跑’起来了。”
  庞红权介绍,自从梯田标准化后,拖拉机、收割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在梯田里干活就像在平原上一样,“以前种地的主力军小型拖拉机现在已被淘汰,基本全程实现了大型机械化作业。”
  庞红权说,过去挖马铃薯靠人工,1人每天最多能挖3至4分地,现在有了机械,1台机械1天能挖40至50亩;深翻地,过去用小机械1天能翻十几亩地,现在大型机械1天就能翻100多亩,有了大型机械对土壤进行深耕,加之增施有机肥,项目区的作物产量提高超10%。
  为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坚持把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引进示范与应用推广作为推动我区农田建设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举措。积极探索研究旱作高标准梯田建设标准、旱作农田耕地质量提升方案、适宜农作物种植类型方案、配套农业机械方案“一标准三方案”,加快丘陵山区旱作高标准梯田建设集成技术示范,促进我区中南部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旱作高标准梯田建设过程中,将原地块采取“二合一”或“三合一”的办法,变“皮条田”为“大块田”、变“坡地田”为“水平田”、变“无路田”为“农机田”。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彻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便于机械化作业,有效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
  “过去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如今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庞红权说,以前种地靠天,年头不好颗粒不收,你看今年大旱,我们这里谷子长得多好。不修成高标准梯田的话,做梦都不敢想会有这么好的庄稼。
  “现在我们这地成了‘香饽饽’,过去1亩地50元流转费都没人要,现在许多企业都抢着要流转,每亩地的流转费在200至300元。”阳洼村党支部书记祁鹏说。
  “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要求,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推进,狠抓建后管护,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建高标准农田320万亩,改造提升300万亩,确保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100万亩,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化生态灌区全覆盖。保证高标准农田既要建得好,也要管得好,还要用得好,为现代农业提质、乡村振兴提效、农民共同富裕打牢耕地基础。
<p>    彭阳县古城镇田壕村旱作梯田。</p>
  彭阳县古城镇田壕村旱作梯田。 
<p>    平罗县黄渠桥镇高标准农田渠道砌护。</p>
  平罗县黄渠桥镇高标准农田渠道砌护。
<p>    青铜峡市小坝镇沙湖村排水工程与农田林网。</p>
  青铜峡市小坝镇沙湖村排水工程与农田林网。
<p>    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滴灌玉米。</p>
  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滴灌玉米。
<p>    青铜峡市小坝镇永丰村高标准农田。</p>
  青铜峡市小坝镇永丰村高标准农田。
<p>    鸟瞰银川平原。</p>
  鸟瞰银川平原。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宁夏农村厕所革命三年改厕28.1万
  •  2021年银川市金秋文化旅游惠民消
  •  贺兰欣兰广场北侧施划临时停车泊
  •  银川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全力
  •  古生物化石展来啦!坐标:宁夏地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雨后云雾扮靓湖城
    雨后云雾扮靓湖城
    烟雨朦胧在泾源
    烟雨朦胧在泾源
    宁夏人物
  •  杨永明:俯首甘为儒子牛
  •  马旭:坚守育人初心 扎根教育一线
  •  王学锋:串起民族团结“幸福结”
  •  魏天录:九旬抗美援朝老兵追思:
  •  高建忠:扎根农村教书30年,我无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