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宁夏要闻
助农贷款“及时雨”灌溉村民“致富田”
时间:2024-03-12  来源:银川日报
  “坐端正,看摄像头,好,拍了”……这几天,金凤区丰登镇和丰村党支部对接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到村里开展“富宁贷”办理活动,村民在现场忙着填资料、做登记、问利率,一派热闹景象。春耕前的贷款,像一场“及时雨”,灌溉着村民的“致富田”。记者采访村民得知,他们贷款全部用于扩大生产,有的为了多承包几个温棚,有的用来买小牛。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和丰村迎来崭新的“春天”。村民说:“现在村里有了新项目,我们自然要跟着走。办理贷款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心里有底。”银川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提振了村民的致富信心。
  致富带头人 蹚出致富路
  村民仇光汉这次申请贷款10万元,他想用这些资金承包3栋温棚。仇光汉去年承包了一栋温棚,种植草莓西红柿。每公斤西红柿平均卖到14元,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5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计划承包3栋大棚。他笑着盘算:“一栋棚收入5万多元,3栋就是15万多元。不出去打工,光在家门口种西红柿,就能有个好收入。”
  仇光汉所说的大棚,位于金凤区丰登镇和丰村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东区,和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代理党支部书记田琳告诉记者,近年来,自治区及银川市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园区,便是获得政策和资金扶持的项目。2023年共建设63栋温棚,15栋由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承租,48栋温棚由和丰村自己管理。村里将48栋温棚以优惠的价格租给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仇光汉的草莓西红柿温棚便是其中之一。
  温棚对外出租时,村民们讨论着一个现实问题:一个大棚一年承包费一万多元,加上人力物力投入,光成本就好几万元,如果西红柿种不成,或者销路不好,赔钱了怎么办?辛辛苦苦干一年,别最后白忙活了,如果外出打零工,一年最少也能收入三四万元。
  “还是让胆子大的先试试,我们看情况吧。”仇光汉就是那个胆子大的,他的敢试先试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此外,村干部也承包了两个棚,变身“庄稼人”,栽苗除草、浇水施肥,就是为了让更多村民看到大棚的效益,跟着村集体走上致富路。“效果很不错,看到仇光汉致富了,好多村民跑来承包大棚,虽然大部分人承包了一个棚,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田琳信心满满。
  专家下乡村 村民顾虑消
  田琳之所以信心十足,是因为他看到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不起眼的西北小村子,有了无限光明的未来。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和丰村建设了西区、东区及北区3个设施农业园区,3个园区既有温室大棚,又有耕地。有企业承包,也有村民自己耕种。因为农业生产焕发新活力,村里又谋划建设了高标准冷库、分拣中心, 集生产、仓储、销售为一体。
  硬件设施齐全了,软件也要跟上。为了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村“两委”积极对接相关部门,除找农业专家确定特色农产品种植品种,还有金凤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村民心里有了底,就敢放开手脚大胆去干。“村干部承包两栋大棚,一方面可以打消村民的顾虑,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我们‘导师帮带’项目的试验田。” 田琳带着记者走进大棚,大棚里一派生机勃勃景象,翠绿的西红柿藤蔓整齐排列,绿油油的叶子下,一个个小西红柿掩映其中。导师帮带的专家技术人员,就在这两栋棚里,给村民讲解草莓西红柿的疾病预防、管理技术。
  导师帮带项目和特派技术员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加上村里对接联系的助农低息贷款,村民们都敢放开手脚去干了。
  今年54岁的杨金喜是村里的养殖户,目前靠养牛年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他这次也申请贷款10万元。杨金喜告诉记者,自己就是瞅准了今年小牛价格低,想再买五六头牛,扩大养殖规模。他的牛棚位于村上新建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租金全免,每年春秋疫病高发期,还有技术人员上门给牛打预防针,平日里也总有专家入村,给养殖户讲解养殖技术,这让杨金喜心里特别踏实。
  跟着村上走 致富有希望
  “跟着村上走,我不怕。”这是采访和丰村村民田晓霞时,她笑着说的一句话。田晓霞的这份信任,不是无缘无故的。2003年,15岁的田晓霞和家人搬迁至和丰村生活,在老家固原市西吉县时,村民们大多“靠天吃饭”。来到银川后,田晓霞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移民搬迁不仅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更让她的思想彻底“改头换面”。她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在老家种地,一家人一年最多能收入一两万元,现在光我和爱人两个人打工的收入,一年就有近10万元。”这是她信任“村上”的第一个缘由。第二个缘由,是田晓霞一直关注着仇光汉的大棚,看到他的西红柿收获满满时,田晓霞也动了心。所以这次村上组织助农贷款,她早早就填了贷款资料。
  采访中,田琳告诉记者,接下来,和丰村计划利用闲置资源,引进新的项目,盘活村集体经济。目前,和丰村已和银川市一家中医医院对接洽谈,准备利用村上闲置的幼儿园开展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培育,项目落地后,将带动中草药种植、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了解到这个项目后,田晓霞也有了新的计划。她准备腾出几亩玉米地种药材。几年前她种过板蓝根,当时听人说种植板蓝根能改良土壤,并且还能有一份额外收入,她才决定种植。试种几亩板蓝根后,土壤的确改良了,但销售却愁坏了田晓霞,最后她骑着自行车,在银川走街串巷终于卖掉了那些板蓝根。
  “那这次你怎么又决定种药材了?不怕没销路?”记者问。
  “这次不一样啊,这次跟着村上走,我不怕”,她笑着回答。(记者 刘旭卓)
编辑:芦思远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雪后黄河美景如画
    雪后黄河美景如画
    雪沉雾轻贺兰山
    雪沉雾轻贺兰山
    宁夏人物
  •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  在质检中深耕 在蜕变中闪光
  •  择一事 终一生
  •  不以路远忘初心 不以繁华易匠心
  •  刘建国:以本职与履职为支点参政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