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权威发布
宁夏3个经验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 安居乐业共饮幸福水
时间:2021-09-22  来源:宁夏日报
  编者按
  近年来,宁夏坚持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日,银川市保障性住房分配、兴庆区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运作、盐池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等3个方面的经验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
  保障性住房保障居有其所  
  对于已年过七旬的刘洪才来说,要不是有保障性住房,他和老伴儿可能还得过着四处租房、随时搬家的日子。十年前,刘洪才家分到一套5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虽说面积不大,但足够我们住了,且房租便宜。”让刘洪才夫妇最安心的是,再也不用担心房东随时收房或涨租了。
  在宁夏,像刘洪才这样通过申请保障性住房,从而圆了“住房梦”的人并不在少数。
  2007年,宁夏全面开启城镇住房保障工作。通过紧抓“扩内需、保民生”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补贴资金,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住房保障的受益覆盖面,不断完善住房保障管理制度,使我区住房保障步入“快车道”发展。截至“十三五”末,全区共开工建设公租房18.58万套,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8.4万套,采取现房销售、公租房配租、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形式,持续为近80万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实施保障。
  在保障性住房分配过程中,宁夏住建和城乡建设部门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并轨运行管理,增加了城镇住房困难群众对保障房的选择权,通过网上申请、优化审批环节等措施,使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对公租房实施简易装修,统一配备灶台、卫浴等设施,保证保障对象能够“拎包入住”。对城市低保低收入家庭,减免租金,降低物业费、采暖费等缴纳标准或由政府予以补贴,实现了“应保尽保”。对环卫、公交等特殊行业,新就业职工、青年教师、青年医生等特殊群体,适当降低准入门槛。
  今年7月,银川市新修订的《银川市城市住房保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还增加了对新就业人员申请公租房规定,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新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解决其阶段性住房困难,为城市发展注入人才和发展活力。
  22岁的徐嘉旺便是这一惠民政策的首批受益者。走进他所申请的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盈北家园的公租房,近60平方米的小屋干净明亮。
  大学毕业后来银闯荡的徐嘉旺此前独租一套30多平方米的小公寓。虽省去了合租的麻烦,但这份安静却花去他每月近四分之一的工资。
  一个多月前,得知符合政策的大学生也可以申请公租房后,徐嘉旺喜出望外,立马前往辖区街道办,填写申请表后不到三周便接到通知,公租房分下来了。
  “没想到申请公租房,不仅手续简单速度快,且房间敞亮,租金还低。”徐嘉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加上物业等杂费,每月租金才300元左右,比之前租房月省500元,“这个小区,住着好多户跟我情况类似的大学生。”
  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为城市“双困”家庭提供的一种政策性住房。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分配的公平合理性,我区对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或隐瞒家庭住房、收入、财产等情况申请骗取住房保障,以及转租、转借、拖欠租金等违规使用公共租赁住房的,会记入住房保障信用档案,促进住房保障对象诚实守信。
  “保障性住房分配是改善人民生活,兜底保民生的工程,是给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的事,从国家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保障处相关负责人坦言,首府银川作为住房保障的重点区域,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保障方式,为保障群体实现“无缝衔接”,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现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的原则,合理界定不同层次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条件,分类确定了住房保障形式。银川做法也为全区城镇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有效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宁静园的“幸福升级”  
  9月7日,在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街道办事处安秀社区旁,党建文化亭在阳光下熠熠发光。不久后,这里将成为周边居民的又一处休憩点。
  这片曾经散居了数十年的老旧楼院,因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推进,换掉破旧无序的旧貌,焕发生机。
  每逢周六,吴晶会回到宁静园小区看望父母。小区这两年的变化,被她悉数看在眼里。“以前几栋楼院墙相隔,院里路面不平,楼房因为年代久,墙面也是凹凸不平。”吴晶回忆说,学生时代的她基本不邀请同学来家里玩,“小区又破又旧实在是没面子”。
  可如今,但凡回家,吴晶都会带着5岁的儿子在楼下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或者去百米之遥的小微公园散步。“环境变美了,邻里关系也融洽多了。”吴晶说。
  去年之前,宁静园小区还是个老旧小区中的“无名之辈”。虽然逐渐发展到10栋楼的规模,489户、1054人的居民数量也占到了安秀社区所辖人口的七分之一,但因“老旧小”而生的居住体验,直线拉低着小区居民的幸福感。
  怎么办?只能大刀阔斧地“改”。
  2020年,宁静园小区主要进行的是基础改造。拆院墙、还绿地、修墙体、整路面……母秀琴记得,仅是制定改造方案,安秀社区党委就召开了5次党委会,发动集体智寻求精准施策的最佳落脚点。
  方案制定好,需要征求的还有居民意见。那段时间,常能碰到社区网格员和小区热心党员、居民挨家挨户爬楼走访征求意见。“遇到居民不在家,我们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安秀社区网格员王蓉说。禁不住社区工作人员的“软磨硬泡”,终于有91%的居民同意了改造计划。
  剩下的居民主要反对的是拆掉小区菜地。对此,安秀社区要么通过同楼栋或同单位的居民老党员多说多劝,要么主动了解居民情况,对接帮助其解决困难。安秀社区党委的这份坚持,让宁静园小区33个单元的378户居民最终全部同意了改造方案。
  2020年,安秀社区先后解决了宁静园小区外墙保温、屋面防水、道路、公共区域排水、通信管线改造等一系列改造项目,并规划出80多个停车位。同时结合居民所需,将小区旁18间闲置旧车库因地制宜地改造成小微公园,还邀请第三方机构评审,改到居民满意为止。
  仅仅是打好基础还不够,在母秀琴的构想中,宁静园小区的下一步升级需要更多可能性。从休闲亭、绿地、小微公园,再到80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宁静园小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一点点变化着。今年,在安秀社区的协调下,宁静园第一次有物业入驻,让居民在小区卫生环境、设施设备维护、绿地修剪等方面有了更多保障。
  小区北面一空地曾是居民日常休闲、聊天拉家常的地方,后因整体改造变成居民停车位。今年,安秀社区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申报党建项目资金,将这片空地打造为社区党建文化广场,并配套建设露天电影院和凉亭,在方便居民纳凉、下棋和避雨之余,以播放红色老电影的方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安秀社区党委还通过“小区党支部+党小组组长+楼栋长”的三级链条模式,做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逐户上门了解居民需求,及时解决居民急难问题,分门别类建立需求台账。在2个党小组组长、10个楼栋长、46名社区党员及16名在职党员的积极参与下,宁静园小区实行网格内全事务管理,有效实现党建引领、社区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让居民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区居民崔秀书住在这里20多年,在亲历宁静园的“脱胎换骨”后,逢人便夸小区的新面貌:“现在家里有什么需要维修的,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会上门解决问题,太方便了!”
  让母秀琴感到变化的则是居民的态度。“小区老人多,以前只顾自家门前三分地,小区乱不乱从来不关心。”她说,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小区变了,居民的心态也跟着变了。“遇到来办事的居民,语气和善不说,和社区网格员的关系也拉得更近了。”母秀琴说。
  如今,宁静园小区又有了另一个昵称:“公园小区”。
<p>  小区闲置空地化身社区党建文化广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p>
  小区闲置空地化身社区党建文化广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盐池县: 城乡供水一体化  
  8月3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广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的通知》中,“宁夏盐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和水质达标率均达100%”被作为经验向全国推广。
  盐池县水务局农村水利工作站站长王永智说:“我生长在盐池,工作在盐池,可以说见证了盐池县群众从‘吃水难’到‘吃好水’的全部历程,听到那句肯定的话,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当年年初,盐池县使用破碎锤开挖素土拉运换填等施工工艺开挖管沟2417米,实现了沙坡子村19户农户的自来水入户,彻底解决了盐池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前吃水,早上5时就要赶个车走20多里路去拉水,一下雨,窖里的水更是脏得喝不了。”盐池县王乐井乡石山子村村民周锭说,“2010年,村里就接进来了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有哗哗的水,现在种着60多亩果林,今年天这么旱,我们也不担心没水浇地,有水,果子长得可好了。”
  盐池县农村饮水先后经历了从土窖到砼窖、从无集雨场到砼集雨场、从集中供水点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的重大转变,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城乡用水不均衡依然存在。2010年,盐池县成立城乡供水总公司,开启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脚步。
  “我们按照‘企业管理、市场运作、计量收费、用户参与、依法管水’的总体思路和‘一个水源、一条管线、一个区域’集中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现在管理规范化、运营市场化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宁夏水投盐池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权介绍,目前,3个供水分公司、9个水管所分区域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城市供水的运行管理,实现了全县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100%、供水水质达标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8%(常住户普及率为100%),彻底解决了全县102个行政村656个自然村14.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通过全县范围内城乡供水统筹发展,保障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饮用同标准、同质量、同管网、同服务的自来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强力推动、落实到位的管理制度、完善良性的长效机制,还有强劲的资金投入保障。”王永智介绍,盐池县依托“生态移民”“扶贫专项”“管网提升改造”等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积极整合各类资金,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项目资金5.1亿元,实施农村人饮工程31项,统筹推进人饮管网设施建设。同时,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人饮管网维修养护,落实移民搬迁、改建新建、返乡农户等自来水入户,确保自来水户户通,有力保障了全县人饮供水安全。
  “每天早上,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县城居民小区、学校等公共场所采样点进行采样,对水样进行10项常规检测,确保全年365天不断档、采样点全覆盖。”盐池县水质检测中心主任冯丽娟介绍,检测中心还会对各乡镇、泵站、蓄水池、农户家中以及管网末梢进行月检42个的检测分析,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供水片区完成1年2次(出厂水、管网水)106项水质全分析,保障饮水安全。
  盐池县水质检测中心是全区首个具有水质化验检测专业资质的县级单位。该中心将饮用水常规检测指标由原来的8项提升至54项(有资质30项增加到42项)。每月将水质化验结果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布,每季度向水利厅报送水质达标情况,每年采集水样送至银川水质监测站进行106项指标全分析。层层监测保障,盐池县实现水质合格率100﹪。
  自1986年起,盐池县先后通过实施生命工程、饮水解困、氟砷病改水、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等项目,逐步实现了从“喝水难”到“喝上水”再到“喝好水”的历史性跨越。乡亲们的“牙白了”“背也不驼了”。
  在王乐井泵站,摄像头360度监测着设施设备的运行。“每天,我到所内操作平台对辖内的5点进行远程巡检。每个点10分钟,大概一个小时,我就可以对5处设备运行情况了然于心。”王乐井乡水管所所长高宇阁介绍。他所运用的正是现代化智慧水务平台,该系统以调度中心自动化远程控制系统为核心,以微信在线缴费服务系统、无线远传水表系统等为辅助,提升供水的科学管理水平,赋予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一个“智慧大脑”。
  如今,盐池县供水系统内177座泵站、蓄水池实现无人值守、安全巡查、安全防护,实现了水源、水质、水量实时监测和在线监控,切实保障供水安全。“我们正在进行‘互联网+城乡供水’建设前期工作,通过该项目实施,进一步打造新时代‘投、建 、管、服一体化’的新模式,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为群众提供高质量优质服务,群众的用水幸福指数将会不断攀升。”王永智说。
<p>  数字赋能,城乡居民喝上“智慧水”。</p>
  数字赋能,城乡居民喝上“智慧水”。
  沃野牧丰:5G场景下的奶产业现代化
  风吹草低见牛羊——如果以“现代化”的目光来看,“风速”须可控,“草”的养分要精心配比,而“牛羊”不能过于自由散漫,5G定位技术精确掌握行踪。
  奶企“进化”,国企担当。“以现代化牧场为载体,建设5G智慧示范牧场,促进宁夏奶产业‘奶牛+互联网’的行业进化。”宁夏沃野牧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列说。
  自治区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奶产业重点要强化良种繁育、品牌经营、利益联结、精深加工,壮大主体,保障品质,提升效益,打造“高端奶之乡”。
  在吴忠市利通区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四期,沃野牧丰等27座规模化牧场高标准在建。在奶产业高度聚集的利通区,正在为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5G养牛:从想象到落地
  传统奶产业为什么要引入5G技术?
  “传统奶产业中对奶牛养殖涉及到的管理、饲喂、配种、产量等信息和数据,主要依靠经验和行业普遍做法。但是,要实现奶产业现代化,奶牛养殖现代化是关键一环。引入5G技术,打造智慧牧场,可提升牧场效益,将养殖行业向更高效过渡。”马列说。
  建设智慧牧场,需要哪些“土壤”?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的繁育基地,前沿的设施设备,以及成熟的管理机制。
  以沃野牧丰为例,这座总投资1亿元的现代化牧场,从规划之初就根植“智慧”因子。走进企业,隔着玻璃即可看到,80位转盘式挤奶台正在工作。“牧场使用的TMR日粮设备、转盘挤奶机等,都属于业内前沿设施设备,可将收集到的奶牛信息导入智慧牧场信息平台分析处理。”马列介绍。
  奶牛为什么要“联网”?马列说,联网后,每一头牛都有动态管理的数据,即专属“身份证”,了解健康档案,监测生活起居,实现精准管理和喂养。
  智慧牧场,打通管理和饲喂数据壁垒,实现“奶牛管理动态化、设施设备智能化、品种选育优良化、配套服务标准化”的作业模式,从而提升牧场整体效益。宁夏将开展规模奶牛场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快发展数字化智慧牧场,提升集约化、自动化、现代化养殖水平。
  良种繁育:掌握自主“芯片”
  种业的自主“芯片”,对奶产业同样重要。宁夏提出“打造千亿级奶产业链”。为实现这一目标,育种技术是关键之一。
  “我们成立了‘奶牛超市’。”马列说,以按需订购为原则,引进不同的进口奶牛,满足不同牧场的差异化需求,为养殖企业提质扩群注入了新活力。
  如果说,奶牛超市解决了“牛从哪里来”的问题,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好牛从哪里来?
  公司依托5000余头纯进口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等国优质荷斯坦核心种群,以世界排名前50的公牛性控冻精,自繁自育、优繁优育。“瞄准打造立足吴忠、覆盖全区、辐射西北的优质奶牛繁育基地,向市场供应优质后备二代牛3000头以上,帮助缓解奶牛扩栏补群对优质奶牛的需求。”马列说。
  不断提升奶牛良种率,改善品质结构,是实现奶产业高质量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签订《“高产奶牛良种培育和快繁新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合作协议》。
  在产业优势中保持敬畏之心,在优质中不失进取之势。宁夏坚持“引、育、繁、推”相结合,依托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和全国奶牛育种联盟等平台,参与全国种子公牛和母牛育种体系。同时,支持创建奶牛核心育种场,加强优质高产奶牛种质资源(冻精、胚胎等)引进推广和备案管理,加快优质高产奶牛育种核心群和奶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在我看来,当前的短板是良种率、牧场标准化养殖水平,以及产业链的前端即饲草供应。”马列建议,发挥科技支撑能力,提升良种奶牛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环境承载压力,同时建立规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丰富奶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精准发力援企稳岗
  •  由“煤城”到“美城”的嬗变
  •  银川海关打好监管帮扶“组合拳”
  •  粮菜饲“混搭”,多种多收“土里
  •  “紫色名片”成致富“金钥匙”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雨后云雾扮靓湖城
    雨后云雾扮靓湖城
    烟雨朦胧在泾源
    烟雨朦胧在泾源
    宁夏人物
  •  杨梓:发挥余热助力青少年法制教
  •  杨永明:俯首甘为儒子牛
  •  马旭:坚守育人初心 扎根教育一线
  •  王学锋:串起民族团结“幸福结”
  •  魏天录:九旬抗美援朝老兵追思: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