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宁夏78家文化企业组团亮相,570余种产品受热捧,现场签订一批合作项目。
本届文博会,宁夏线上线下同步参展,其中,线下设置5个展区,3.4万余人次观展,观展者从中感受到宁夏文化产业的发展新趋势、新面貌:媒体深度融合、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等融合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正在造就文化经济新气象;文化产业正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文化产业新生态正在形成。
宁夏馆内五大板块亮点展示之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板块,突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特质,集中展示“一核两带三片区”的文化旅游布局和特色品牌,展现我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和项目亮点,展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鱼米之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绮丽画卷、“黄河文化”“星星的故乡”“酒庄休闲”“红色主题”“动感体验”“长城遗迹”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的展示,让每位参观者真切感受到宁夏“中国旅游微缩盆景”的独特自然风光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勃勃生机。
“此次参展,我们有备而来,以独特的文化旅游项目、文创产品、特色物产,展现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新中卫。展会上,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艳琳介绍。
在本届文博会上,宁夏八宝茶得到了不少参观者的关注和喜爱。对此,宁夏文化产业投融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占军认为,无论是奶茶、八宝茶,或是各类果茶,都来源于对茶文化的不断创新,这些创新不是为了满足“既有的需求”,而是发明出“新的需求”,文化便是创新的最强原动力。
在宁夏馆中,不少南方游客在品尝酒(茶)的同时,回望着宁夏文化旅游宣传片讨论:“在黄河边喝这杯酒(茶),是怎样的体验?”
“文化产业如何落好棋子,走好发展的路子,在这种交流碰撞中会产生创新的火花。”刘占军认为,针对展会上获取的市场需求,将对黄河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时代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让黄河文化“活”起来,让黄河经济“热”起来。
本届文博会,“红色名片”首次以最新的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形象亮相,为宁夏枸杞量身打造的全新视觉形象“宁”字标,由枸杞和“宁”字两大视觉元素构成,红色象征红枸杞,黄色象征黄河,突出的“宁”字,表达了区域公用品牌的专属性与权威性。“宁”字在笔触上融入了黄河九曲的特点,体现宁夏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
宁夏馆内,“文化+特色产业”方面集中展示文化创意设计与宁夏“九个重点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高质量的创意设计、深入人心的概念,提升特色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凸显产区优势,叫响“中国枸杞之乡”、贺兰山东麓“紫色名片”等诸多品牌……馆外,“宁夏枸杞贵在道地”专场推介会现场签约金额高达1.65亿元。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新品“任爽枸杞酒”、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新品“鲜枸杞全浆”,作为两款宁夏枸杞产品的“新成员”精彩亮相,成为现场广受青睐、咨询度高的“明星”新品。
展会现场,枸杞干果、枸杞原浆、沙棘枸杞原浆、石榴枸杞原浆、枇杷枸杞原浆、枸杞酵素、枸杞芽茶、枸杞花蜜、枸杞特膳食品、枸杞酒、枸杞饼干、枸杞口红、枸杞面膜、枸杞眼贴等30余种枸杞系列产品精彩亮相,打破了消费者眼里只有枸杞干果的局限,使枸杞跳出了“保温杯”,琳琅满目的枸杞产品让参展商和深圳市民驻足品鉴,纷纷称赞。
“枸杞全身都是宝,这样的奉献精神,也是宁夏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写照。当前,枸杞产业正按照‘123456’的发展思路阔步向前。即突出‘宁夏枸杞’道地产区优势,叫响‘中国枸杞之乡’品牌。”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自新说。
传统与现代携手,继承与创新交融。本届文博会上,宁夏一批龙头企业、数字文化创意精品和“文化+”“互联网+”新业态集中亮相,文化与科技、互联网、金融、商业、旅游、体育、时尚等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及新型文化产品涌现,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影响进一步扩大。(全媒体记者王忠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