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多地迎来不同强度的降雪。面对突发的降雪天气,各地、各有关部门纷纷行动起来,以雪为令、向雪而行,第一时间清扫路面积雪,防止道路结冰影响群众出行;加固蔬菜大棚,降低降雪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测温巡视输配电线路,保证供电安全,努力把降雪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切实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安全之道,失“一”而“万”无。因极端天气引发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曾经的经验教训提醒人们,降雪天气尤其需要注意安全预防,增加对户外作业现场、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等关键部位的检查频次,譬如密切监控和及时清除公交站亭、体育场馆等建筑设施的顶部积雪,防止出现垮塌,及时查漏补缺,像绣花一样把安全预防检查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真正做到防范在先、未雨绸缪。面对极端天气,再快的反应速度和再有力的即时应对,都不如提前谋划将日常安全检查做到位,排查出安全隐患并及时清理。否则,降雪等极端天气到来之日,就是安全隐患暴露之时。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能不能守护好城乡群众的基本生命线,这是对城市应急处置能力的考验,更是对社会治理效能的测试。面对突发的降雪天气,相关部门要保持头脑清醒,科学预判,提前向相关部门、群众打一打应对突发降雪的“预防针”,提醒群众注意交通出行、日常生活安全,提醒各部门、企业注意生产工作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因地制宜制定应对降雪等极端天气的紧急预案,尽可能在降雪来临前做到万事俱备,保持供暖、供电、供气、供水等关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正常运转,以及公共交通、食品药品供应、医疗救护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万无一失和秩序井然。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可以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安全保障,他们的安危本身也是衡量城市应急治理效能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应急处置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对降雪之后可能出现次生灾害也要做到提前防范化解。降雪之后,气温仍然较低极易出现结冰,道路湿滑泥泞影响安全通行,屋顶积雪亟需清理,这些应急挑战绝不亚于下雪期间。雪后要组织清雪除冰,避免行人滑跌、车辆追尾等安全事故发生。
一场突发的大雪,可能会暴露出城市应急处置的短板和不足,但是也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预见的是,类似突发大雪等极端天气绝不会是最后一次。这需要今后的应急处置和社会治理中,为应对每次危机做好准备。比如,将每次应对过程积累的经验及时总结,形成标准操作程序、最佳实践和推荐做法,通过应急预案、应急手册、应急演练等方式进行固化和传承,提高应对处置能效,“长治”才能“久安”。 (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刘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