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有限耕地要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文件指出,要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这是继《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之后,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又一份事关耕地和粮食的重要文件。笔者认为,保中华民族的饭碗,耕地不能“非农化”、粮田不能“非粮化”,有限的耕地资源要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防止耕地“非粮化”具有现实紧迫性。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压舱石。但是,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水热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国情农情决定了必须举全国之力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大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必须以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防止耕地“非粮化”,必须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决定耕地用途,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三大谷物的种植。耕地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
  防止耕地“非粮化”,必须管好用好粮食生产功能区。有关部门已经依法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这是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的重要举措。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不得擅自调整粮食生产功能区,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植和养殖设施,不得违规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一句话,凡是破坏土壤耕作层的行为必须严格禁止。
  防止耕地“非粮化”,必须产区销区一起发力。长期以来,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但产粮大县大多是经济弱县,一些主销区却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种植面积下滑。各地区都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主产区要努力发挥资源优势,利用适度规模经营,继续为全国作贡献;产销平衡区要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的口粮田,保证基本自给;主销区要明确粮食种植面积底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乔金亮)
编辑:徐晓斌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宁夏10家企业获“自治区绿色工厂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阅海:候鸟迁徙的中转站
    阅海:候鸟迁徙的中转站
    宁夏花儿唱不完的情与美
    宁夏花儿唱不完的情与美
    宁夏人物
  •  蒙文英和他的产业链
  •  李爱飞:千里驰援不负使命
  •  贺兰山护林员:脚板筑牢防线见证
  •  丁艳敏:创业路上写“老兵新传”
  •  刘莉:从农村妇女到产业工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