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谷爱凌的好戏还没有结束,她不仅为中国拿下了一枚宝贵的冬奥会金牌,更成为人们心服口服的偶像,尤其是青少年。那么问题来了,当谷爱凌、任子威、苏翊鸣被青少年所热爱,并成为模仿的偶像时,我们到底有多少场地来成就这些梦想呢?
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大量的青少年投入到冰雪项目之中,大量的场地也投入使用,全国各地的冰雪场地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宁夏近年来也建设了一部分景区性质的冰雪场地,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教练员的缺乏,进校园的程度不足,各项赛事开展有限的问题。
乘着这拨冰雪体育的热浪,我们的确应该做些什么,让这种已经植根于青少年的热情,不要轻易散去。首先是体育偶像的正向魅力,这远比影视偶像来得更理智、更实在、更具模仿度。这种正向偶像的引导能力,恰恰是我们推广冰雪体育和扩大人才培养的最好时刻。其次是冰雪场地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布局冰雪运动场馆和场地,让更多专业教练和团队进入其中,不仅活跃日常体育运动,更能培养年轻人才,为提升整体体育水平做人才储备。
这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更需要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宁夏的体育很弱,不是弱在人上,而是弱在环境上。而这种环境的打造,首先就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让一种或者几种特色项目,成为城市的体育标签。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入,孩子们大量的时间应当投入到艺术、体育、科技的培养上,这不仅是强健体魄、培育创新,更是为宁夏、为银川将来的综合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是实打实的领域,来不得半点虚假,没办法走一点捷径,我们现在的弱项,其实就是多年弱项的积累,而未来的强大,就是现在稳扎稳打的积累。北京冬奥会的热度还在持续,未来还有很多奇迹在等待我们,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给这些梦想一个安放的地点。 皇甫世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