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代驾、代跑腿儿,这些事儿早已不新鲜了,由于需求旺盛,逐渐形成一种消费模式,被统称为“代经济”。可最近,广东一男子整出件新鲜事儿,他竟然请来跑腿小哥代喝喜酒,惊到了一众宾客。
这还真是头回听说。一个月前,关于“代吃”的话题也曾冲上微博热搜。起因是肯德基和泡泡玛特推出联名款盲盒,以饥饿营销引出对代吃服务的火热追捧。尽管事后肯德基被中消协点名批评,但不可否认,“代”的市场需求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想象,比如请人代喝奶茶,因为自己怕胖,又非常想要一张网红奶茶照片发朋友圈;比如找游戏代练,提升段位排名;比如找北方朋友代堆雪人,因为南方冬季看不到雪……
千姿百态的生活中总有千奇百怪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便让代经济不断突破想象,也为倒逼新消费习惯提供了契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仅即时配送一项,中国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69亿人,由此带动的就业人员数量亦大幅增长。这样的润滑和促进作用,让代经济日趋常态化。
然而,真的什么都可以代劳吗?当然不。那些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不能代,基于一些不正当需求或无实际意义的,也不提倡。前文所述代喝奶茶,其实更多是跟风、炒作,而代喝喜酒,在平台业务中没有明确规定能否接单,导致跑腿小哥到场后一度不敢吃喝,只想拍照、打包,给雇主交差。对此网友们也提出过质疑,尤其是喝酒后的安全问题与责任。
可见,服务之提供总在追赶需求的脚步,相关保障势必也存在一定程度滞后,不光是提供服务的企业需要加强建设管理,政府部门的监督与法规完善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换一个角度讲,有的需求不值得提倡和纵容,并不意味着背后的原因可以被忽视掉。还是说回这代喝喜酒的事儿,雇主请来跑腿小哥,理由是自己无法到场。有了他的示范,那是不是只要不愿应酬又不能得罪朋友的时候,都能借这招来使使?很多人不愿参加婚宴,或许无关情谊,大多因其应酬意味更甚,再遇上事务繁忙的或者本就单身的,那更有些说不出的难受。可有几个能抹得开面子不理不管不去呢?这风俗啊,拴住了两头的人,费时费力费心,谁都没落好,钱呢,倒是都办了那桌席了。但反过来说呢,邀请赴宴的、受邀赴宴的,谁能保证几分真情谊?所以说,有的事儿,才是真该变一变了。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