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银川市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是全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上周二,全市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紧接着全市工商联召开换届大会。到了上周五,全市今年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暨政银企对接会召开,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2个,总投资456亿元。新春伊始的系列举动,是我市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以贯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民营经济再开发展新局的有力举措,释放了鼓舞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号,传递了支持民营经济的最强音。
新时代涌现新机遇。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12347”奋斗目标和“八个新突破”总体部署,明确要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我市也明确把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实现这些目标,少不了全市的民营企业添薪加油。而参与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扩大社会财富总量的有效路径,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能够为地方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壮大自身,民营企业何乐不为。但是,全社会需要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对民营企业与国企、外地企业在市场地位和政策待遇上一视同仁,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给予本地民营企业足够的信任和信心,这样他们才能义无反顾地投入发展。
政策红利要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出台过多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去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多项制度,目的就是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涉企服务制度。这些政策落实了几成?企业是否真正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应该进一步梳理甄别,对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要尽快落地落实,兑现承诺,及时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我市与国内其它地方一样,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融资难、成本高、创新难等难题。相关部门要自觉强化服务意识,当好涉企服务的“店小二”,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落实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让企业家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
民营企业家是企业的“掌舵者”“领航员”,他们对于带动企业稳健发展,有着“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意愿。他们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定力做实体,脚踏实地做好主业的前提,是能够看到未来的收益大于付出,这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向上发展的良好环境,而这样的环境需要实打实的利好举措。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