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花钱戒手机掀起了一阵风潮。便宜点儿的买个定时器;贵点儿的是手机锁,不到设定时间打不开;还有人下载了专门戒手机的应用程序……下载一个App,是为了不用App,有趣。有人说这简直是左右手互搏,自己跟自己较劲儿。
如今工作、学习、社交、消费、休闲娱乐,样样离不开手机,时间之消耗、消费之冲动、病痛之徒增,都被视作“失败”,归咎于手机,所以要戒。可其实心里也明白,真正要戒的,不是手机这个物件儿。那到底是什么呢?
自控力?手机出现前,这个词就有了,也没少见这方面的斗争,难道现在搞掉手机,就能完美自控,完全都不出岔子?更何况,自控力弱到需要砸钱来加强,反而说明我们真的离不开手机了。如上所述,在一个买菜、挂号、交作业都离不开手机的时代,很难想象戒手机有多大实际意义,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看书和看网络小说,去电影院和看短视频,觥筹交错的宴会和一场微信群里的讨论,前者一定都比后者高级吗?”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认为关注本质意义上的需求满足,就不会只在技术形式上做文章,对一个机器欲拒还迎、百般纠结。
是的,手机的功能有理由被重估,花钱戒手机在排除跟风因素之后,便剩下一种不确定,不确定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手机赋予的种种美好难以割舍;放下手机后的斑斓同样充满诱惑,没办法取舍。戒上一时,不过图个心理安慰罢了。
何必戒呢?地球不会倒转,我们也只能从一个月落走向明朝日升,顺时而为、顺势而为。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