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巷、祥安巷和新昌路是金凤区今年重点打造的三条“最美回家路”,其中慢行步道与骑行道的优化设置是此番街区改造工程中的重点,这也是银川市打造城市慢行系统的一个缩影。此外,今年我市将慢行绿道改造纳入交通疏堵“6+N”工程,在重点打造四条路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城市慢行系统。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骑行热也在湖城“回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改变出行方式与节奏,通过骑行来触摸城市的生态气息与烟火味道。因此,城市慢行绿道也成为了人们绿色低碳出行的有效助力。
据报道,金凤区的三条“最美回家路”中,雪绒巷和新昌路已经全面开工,祥安巷也已经完成工程招投标,将在高考结束后紧锣密鼓地施工。笔者经常走新昌路、雪绒巷,可以看到,改造工程主要集中在机动车道铺设优化、非机动车道和彩色骑行道设置、停车位与商业外立面翻新、灯光亮化以及绿植补种等项目上,目的就在于在安全舒适出行的基础上,让居民去感受和触摸生态气息与烟火味道相融的城市生活。同样,今年我市重点打造的宝湖路、尹家渠街、新华路、永安巷这四条慢行绿道也都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在增加道路通行效率与安全指数的同时,与城市空间的可看性相照应,从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真正将城市交通发展理念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显然,现在自行车的功能与过去相比已大为不同,不再是主要的代步工具,但随着慢行绿道逐渐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以往自行车道不连续、车道太过狭窄、路面坑洼不平、被机动车占用等等“不友好”的问题逐步改善,骑行热又慢慢在城市中回潮,不少人也改变了只有起点和终点的驾车出行方式,通过骑行换个速度和视角来再次认识这座不断发生改变的城市。不过,我们看到在慢行绿道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存在些许问题。比如5月份的时候,尹家渠北街慢行绿道还在铺着,尹家渠南街铺好没多久的却刨开了。当时就有附近的居民称,新的步道和骑行道修得确实是很快,解决了人车混行等问题,但部分沥青面并不平整,尤其新昌路到雪绒巷这一段,坑坑洼洼,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使用起来的感受并不完美。的确,如何既保证快,又确保施工质量,还要把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这考量着我们的城市治理能力。
民生无小事,这些年银川市力推民心工程,作为一条基本准则,评价工作好不好,要看群众满不满意,这也是一条重要标尺。安全、便捷出行事关百姓生活,一头连着政府部门,一头连着广大市民,中间还有诸多环节,可谓点滴起涟漪、枝叶总关情,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做好这项民心工程,就要主动作为、动真碰硬、讲求实效,还要认真梳理问题台账,俯下身子实地调研,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坚持专项治理行动,同时请群众参与、听群众意见、让群众评议,将群众监督贯穿行动全过程。只有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才能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这对于加强群众的认同感、提升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要让市民的意见参与进来,真心实意地解决事关百姓生活的问题,这样才能将诸如交通疏堵、街区更新、老旧小区出行等工程真正做成暖民心的工程。 小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