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怎么做?《宁夏回族自治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确立的五个维度和方式,完全与高中综评铆合对应,其作用之一,便是为毕业升学提供参考,进而推进高中阶段学校招考制度改革。
也就是说,综合素质评价具有评价和育人双重价值。因此,形成科学的发展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确保真实与公平公正,引领学生加强自我认识、科学规划个人未来发展,已经从高中阶段教育任务延伸到了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综评的选拔性立足于招生需要,有利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选拔出更为合适的人才。延伸至初中教育阶段,又具有重要的发展性,除了思想品德与身心健康锻造,还将在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与创新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并由此反推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学校教学改革,向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激发学生发展活力。
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贵在过程性。没有过程性评价支撑,就会失去综评之初心。但有一个避不开的难点,当它与升学挂钩,就成了高利害的评价;又因参与评价的主体——学生、学校、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等,都与其利益相关,加之素质评价操作难度大,一旦把握不好评价标准或投入不足,评价的可信度和效果很难达到一个理想水平。
所以必须明确,把综评结果纳入中考体系,真正目的是通过结果性评价,引导学校常态化开展综合素质活动,不让学生陷入应试教育的题海中。只有学校重视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改革才有意义。为此,实际操作中需要厘清权利界限、减少干扰因素,避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导致评价失真或不全面。要抓住“真实可信可用”这一评价重点难点,为师生家长提供指导,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等必备保障。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