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银川兴,产业强则银川强。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指出,到2026年,产业能级显著提升,以“三新”产业为主导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紧紧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为代表的“三新”产业升级发展,这是推动银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因此,要坚持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夯实新材料产业基础,延伸拓展新能源产业链条,提升新食品产业能级,筑牢“两都五基地”的“四梁八柱”。
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把经济发展的基点落在产业发展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两都五基地”,建设国家级产业集群,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链式发展,建成一批标志性引领型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跟跑变并跑和领跑。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的概念,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形成创新氛围,形成属于银川的“区位品牌”,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夯实新材料产业基础,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银川市聚焦光伏硅、蓝宝石、第三代半导体、石墨及石墨烯材料、储能电池及储能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一定产业基础。产业提质增效,就要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融合化发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做大做强产业发展集群。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抢占技术链的顶端环节,让产业发挥更大价值。
延伸拓展新能源产业链条,抢抓新赛道发展机遇。新能源无疑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热点。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以太阳能光伏、风机主机组装及主要零部件配套、储能材料等为主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并坚持全链条布局、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紧盯“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紧抓重大政策空间和发展机遇,着力在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上开新局。
提升新食品产业能级,这是传统产业提升价值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发展,消费者对食品需求在不断升级。枸杞、葡萄酒、奶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需求。要紧盯市场,推进高端化、产业化、融合化发展,提升精深加工食品比重,积极打造区域化食品产业品牌,形成食品加工新业态,这是传统产业提升附加值的必然选择。
产业是发展的硬核支撑,壮大产业集群道阻且长。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加速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产业布局协同化,就一定会挺起银川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