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吃月饼又成了必选动作,专项整治单价超过500元的天价月饼也成了相关职能部门的重点工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一种叫价高达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的月饼。但相关部门却对此毫无办法,因为说它是月饼,其实也不是,它是“元宇宙”虚拟世界中的几行代码,再加上一个高大上的“区块链空气月饼”礼盒,几万块钱就没了。花几万块钱买数字月饼,图了个啥?
据说中国的月饼起源于唐朝,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里,它一直靠着实打实的食用属性,团团圆圆的美好祝福流传至今。说到底,首先因为它能吃,才流传到了今天。而“数字月饼”就连“能吃”这个属性都不具备。不是说“元宇宙”的概念一定不好,它的确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潜力,但这需要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月饼就应该回归它的本质,好吃、好看、实惠,让大家在美好的节日里享受到美味,感受到祝福。
如果说非要给“数字月饼”定义一个味道,这分明就是“韭菜”的味道。这种“韭菜味”的“数字月饼”,咱们普通人还是看看就好,把“购买有风险,入坑需谨慎”这句话牢牢刻在心里。相关部门也要坚守月饼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理念,及时遏制“数字月饼”的无序发行。 吴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