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碳”索之路携手前行
时间:2022-09-13  来源:银川晚报
  上周,一场以聚焦“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黄河流域(银川)‘双碳’创新高峰论坛”在银川举办,国家部委相关领导、“双碳”领域权威专家聚首一堂,共商绿色转型发展大计。在国家“双碳”重大战略背景下,银川主动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在这个关键时间点,各方专家来把脉问诊,很有必要。
  提到碳排放,老百姓能够关联最密切的是开车出行和取暖发电,这都涉及到传统能源,这些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因此,推动能源革命,必须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比重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
  银川市具备发展光伏、风电、氢能一体化配套产品的上游项目,清洁能源及能源设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具有优势。目前,就是要将这些项目尽快建成,早日嵌入到全市的产业发展链条中,惠及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也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出积极贡献。
  此外,宁夏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工业行业占终端碳排放比重高,加快低碳转型迫在眉睫。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发展,推动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银川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银川应充分利用新能源的低成本优势,大力推动形成以“三新”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打造“两都五基地”。在民生领域,还要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创建一批低碳园区、低碳社区等老百姓看得见、得实惠的绿色发展典型,让大家都能主动参与进来。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刚性约束下,改变“能源结构”以及“能源使用方式”是必然选择。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生产方式,受地域影响非常小,跟工业企业制造能力相关,正好与现有的制造业优势相匹配。
  比如,银川正在全力发展的光伏材料全产业链,必然会涉及到众多制造、加工环节,就可以把过去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池制造业以及信息技术等都整合到这条全产业链上。同时,还可以带来新一轮的创新,因为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一起迭代,技术运用到这个领域,带动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形成新产业体系,从而推动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这是一个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产业体系。
  双碳目标的影响既深刻又深远。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公众联动前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把握产业升级的机会,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周志翔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典农河畔候鸟乐园
    典农河畔候鸟乐园
    银川:候鸟的天堂
    银川:候鸟的天堂
    宁夏人物
  •  非遗传承人郝延强: 赋予贺兰石灵
  •  非凡十年 成长|杜多利:见证水管
  •  刘世友: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  寇启芳带领宁夏滩羊种业走向全国
  •  巡护员张万东:用脚步丈量对长城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