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购买,自己挑选,自己扫码,感恩感谢。”据《华商报》报道,近期,在西安市曲江新区,这样一个自助红薯摊引来很多市民关注。摊主刘鹏是一个90后爸爸,他3岁多的儿子不幸罹患白血病,为了能在带孩子就医的过程中有一些收入,刘鹏摆了一个自助红薯摊。他现在一天自助能卖二三十单,且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好心人转来的爱心捐助。
自助小摊小店不鲜见,但是这样的“救命”小摊却不多。一个个卖出的红薯,是维系一家人生计的重要来源,也是爱心人士对这个家庭的援助。微小的诚信举动藏在一笔笔付款之下,这些好心人转来的菜钱,汇聚成了持续而强大的力量,双向受益,诚信文化才能蔚然成风。
陌生人之间的互信,需要一定的形式来维系。无人小摊、无人商店能够持久经营下去,核心在于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基础,而这份互信通过一笔笔交易不断加固。自助红薯摊摆在那里,全凭路人自愿消费,陌生人之间彼此的信任,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互信,这样无障碍的交易,则成了维系双方信任关系的纽带。
真诚的举动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自助红薯摊摊主仅是希望摆摊多份收入,他肯定也没希望借此就能凑够孩子巨额的医疗费。摊主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表现比营销卖惨更令人动容,社会大众能感受到他的这份真诚和不屈。诚信举动很多时候都是内心最单纯想法的外在表现。路过的消费者购买一份红薯,也不会有太多想法。他们的举动不需多言,却重若千斤,这种善意顾全了刘鹏一家人的尊严,让这个家庭免受被同情、可怜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安心求医。
弘扬诚信文化,并不需要太多无谓煽情的鼓吹,人与人之间即便相互不熟悉,也能够感受到诚信的可贵,并使之持续。 周志翔 |